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一带一路 > 媒体报道
如何推动中医药与养老深度融合
2024.11.19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在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中医药在老年人的养生保健、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积极推进中医药医养结合事业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医药医养服务很有必要,中医药与养老深度融合值得推广。

  首先,中医药强调“治未病”的理念,即注重预防和调养,这与健康养老的目标高度契合。通过中医药方法,如针灸、推拿、拔罐等,可以有效缓解老年人的各种慢性疼痛和不适,提高生活舒适度。同时,中医药还可以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帮助他们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其次,中医药在治疗老年性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许多老年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都与机体的衰老和脏腑功能的衰退有关。而中医药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等机制,从根本上改善这些疾病的病理状态,达到治疗的目的。此外,中医药还注重整体调理,能够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

  再次,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往往侧重于物质生活的照顾和医疗服务的提供,忽视了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需求。而中医药的融入可以丰富养老服务的内容,增加文化娱乐、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服务项目,使老年人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然而,推进中医药“医养融合”也面临着困难和问题。比如“医养融合”工作滞后,医与养双向互通衔接不足,医养融合服务人才不足,医养结合保障体系尚未形成等。

  如何充分利用中医药优势,促进医养融合发展?

  一要鼓励和支持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开展合作。鼓励中医医院及医疗人才与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将中医药康复医疗、养生保健“治未病”的理念和技术,融入健康养老全过程,全面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比如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中医院在院内打造了康养中心,该院选派中医针灸理疗骨干医生、优秀中医护理人员担任中心主任和护士长。药膳堂专门安排营养师为老人量身定做个性化食谱,既保证饮食符合老人病症,又保证营养均衡。治未病中心、康复中心及各临床科室全方位保障,打造中医药健康养老新模式,真正实现了医养深度融合。

  二要加强中医药治未病能力建设。中医药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人体衰老机理,通过调和阴阳、调畅情志、食疗养生、运动养生等全方位的综合调治,做到“未老先防”“未老先养”,以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三要加强中医药老年康复机构建设。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将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纳入区域服务业发展和医养结合总体规划。全面落实支持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社会办医、中医药发展等各项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康复疗养及养老机构。凡是符合社会办医、民间资本举办养老机构等规定的,均可依法开办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包括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养老院、疗养院等,开展中医药特色康复与养老相结合服务,促进中医技术与康复医学融合。

  四要大力培养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人才。支持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专业医疗院校开设中医老年病学、中医护理学等学科专业,培养一批中医老年病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人才,出台政策鼓励毕业从事中医药养老服务工作。大力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依托相关院校、中医医院,建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基地,面向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医护人员、养老护理人员,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相关知识与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引导中医药专业毕业生从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行业,填补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缺口。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