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一带一路 > 媒体报道
挺起中医药青年科技人才“脊梁”
2024.07.01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中医药青年人才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医药未来发展的原动力,肩负着“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的历史重任。应当赶在他们精力最充沛、最有创新动力、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阶段,发掘好、调动好、培养好他们。

  加大力度扶持中医药青年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这是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组织开展“中医药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需求”调研的结果。调研发现,中医药青年专家普遍反映的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青年人才成长和发展。

  问题一:

  中医药人才评价中“破五唯”落实不到位

  一些单位的职称评审、人才评价仍以论文、课题数量等为主,中医临床人才在各级、各类人才评价中多处于劣势。未能以“看好病”为中心对中医青年临床人才进行评价。

  建议:加快推进“破五唯”“立新标”,建立符合中医药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建设“中国中医药临床案例成果库”,探索通过以“临床案例”为抓手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中华中医药学会与相关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试点,将入库案例纳入高级职称评审相关指标,探索建立中医临床人才评价的“新标”。同时,建议各地各级相关人事部门加快推进“中国中医药临床案例成果库”在职称评审及人才评价中的应用。

  问题二:

  中医药青年科技项目偏少、资助率偏低,资助力度和稳定性不够

  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中医药青年项目资助率仅为10.01%,明显低于同属医学部的预防医学学科(资助率为17.23%)。青年项目支持力度不足,且执行周期较短,缺乏稳定长期资助,不利于青年科技人才健康成长。

  建议:增设青年相关项目,提高资助率、增加项目经费投入

  中华中医药学会将进一步完善青年人才培养项目,优化青年求实项目、联合攻关项目(青年项目)的布局,设立中医临床青年人才培养专项“雏鹰计划”。同时建议国家相关科技管理部门加大中医药青年项目支持力度,包括提高资助率、增加项目经费投入等;尝试对中医药优秀青年项目或重要选题方向进行长期稳定的滚动资助,鼓励有难度、有深度和有突破性的学术探索。

  问题三:

  缺乏高水平青年学术交流平台

  我国现有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如香山科学会议、双清论坛等,中医药青年专家均鲜有参与机会。专门针对青年专家的优质、稳定的学术平台匮乏,学科交叉的交流机会少之又少。

  建议:搭建满足中医药青年学者需求的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

  以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为引领,团结更多青年专家,组织医工交叉、中西交叉方面的青年科学家沙龙,传统与现代交叉经典研读读书会,管理与科研交叉的政策沟通交流会,青年人才成长问题与诉求座谈会和科技成果转化指导交流会等。建议国家相关科技管理部门和单位,以及《中国中医药报》社等业务上横跨中医药和传媒或其他多个行业的单位,多组织跨领域、跨地区、跨学科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座谈会或学术活动,推动中医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高质量成长与发展。

  问题四:

  了解中医药科技政策及科技前沿的渠道较少

  一方面,青年专家们没有深入了解国家科技政策信息及国家中医药科技战略布局的渠道,另一方面是课题完成后,缺少针对科研成果转化的指导或政策支持,导致科研成果无法及时转化为临床实践或实际生产力。

  建议:拓宽渠道,加强中医药科技政策、中医药学术进展等的宣传宣讲

  中华中医药学会每年定期遴选发布“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等。在此基础上,还将举办系列学术活动,加强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和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的解读,特别是针对青年人才的交流,邀请部分优秀青年专家参与行业相关宏观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工作。建议《中国中医药报》社作为行业主流媒体,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相关学术进展的宣传与报道。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