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诗《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有人对这首诗中的“郁金香”三个字产生了兴趣,这里的郁金香是我们现在指的荷兰国花郁金香吗?还是指的中药材“郁金”的香气?
肯定不是荷兰国花郁金香
首先,从对仗角度来看,第一句中的“郁金香”和第二句中的“琥珀光”是同样的语法结构,“郁金”和“香”应当拆分解释,意为郁金的香味。那么这句诗中的“郁金”究竟为何物?目前,我们可以肯定它不是常见的百合科郁金香,原因有二。
第一,时间有异。《客中行》这首诗作于唐朝开元年间。而郁金香原产中亚,16世纪传到荷兰后,受到荷兰人民的喜爱,培育了许多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的品种,传播到全球各地。而我国直到1980年,郁金香才在西安植物园引种驯化成功。由此可见,郁金香传入我国不到百年,不可能出现在李白的诗中。
第二,性状不符。李白笔下的“郁金香”,有香味、调酒呈黄色、可食用。而郁金香虽然颜色丰富多彩、花大色艳,却仅用于观赏,没有任何香味,不用于染色,也不能调酒呈黄色。
古之“郁金”有两种释义
据考证,中国古代典籍中的“郁金”有两种释义:一种指的是常见中药郁金,为姜科姜黄属植物的块根;一种指的是名贵中药西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柱头。
郁金作为药物始载于唐《药性论》。郁金和姜黄都是中药郁金的基原植物,均收录于唐代《新修本草》中。《本草纲目》收录郁金入草部,郁金用于调酒可以追溯到商周,人们用它和黑黍酿成的高级香酒作祭祀降神之用,赋其专称鬯。东汉班固《白虎通义》中言:“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为鬯。”郁金的基原植物之一姜黄,其根茎在古代一直作为黄色染料,所以唐宋有很多包含“郁金黄”“郁金袍”“郁金裙”的古诗。《本草纲目》中提到的“和酒令黄如金”,用的郁金应该来源于姜黄。
西红花是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在唐代的曾用名都是郁金香,也简称郁金。西红花作为名贵的香料和药材,在中国古代依靠从印度、越南、伊朗等地进贡或进口。北宋《唐会要》中记载:“(贞观)二十一年三月十一日……伽毗国献郁金香,叶似麦门冬,九月花开,状如芙蓉,其色紫碧,香闻数十步。”《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天竺国货有金刚、旃檀、郁金……乌茶国产郁金。东安国开元中遣使献郁金香、石蜜等。”这里指的均是西红花。西红花不仅能香酒,也能令酒呈黄色。从西红花的水试鉴别中可一窥究竟:取西红花浸水中,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
“兰陵美酒”中的“郁金”难有定论
郁金和西红花两者都可以活血止痛,且都有凉血、解郁的功效。俱名为“郁金”,可以香酒,可染黄色,药效相近,所以中医药学、植物学、文学界的专家学者对“兰陵美酒”里用的是哪个“郁金”未有定论。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兰陵美酒中的“郁金”香气宜人,古代的美酒度数有限,也许令古代文人墨客沉醉的不单单是酒,还有“郁金”的香味与其解郁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