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一带一路 > 媒体报道
运用纪录片形式 展现中医药文化
2024.12.27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中医药作为传统医药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在实施健康中国建设、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中医药文化的阐释和传播,既是当今时代需要重视的关键问题,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从文化传播的视角看,重塑叙事表达、增强审美旨趣、创新技术应用,则是中医药文化传播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众所周知,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形式之一,取材现实、风格纪实,讲述方式极具真实性和亲和力。当中医药遇上纪录片,会碰撞出美妙而又神奇的火花。中医药专题纪录片不仅有助于提升公众对于中医药知识的兴趣和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新颖且富有创意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一批多角度展现中医药文化精粹、传承创新成果的中医药专题纪录片佳作频现,如《本草中华》《本草中国》《国医有方》《岭南医道》等,以轻松活泼的表现形式吸引了更多群体关注了解中医药知识,打造了一张张凸显中医药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闪亮名片。其中,在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召开之际推出的大型系列纪录片《本草流芳》,引起行业广泛关注,成为展现中国中医药风采的重要窗口之一。

  守传统文化之正,创时代话语之新。中医药文化包含着中国丰富的意蕴内涵,寄托着千百年来百姓生活的生命情怀。然而,人们普遍认为中医药枯燥无味难以入门,很多人对深奥的中医药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对此,笔者认为,当前,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广泛应用,赋予了中医药专题纪录片巨大的创新表达空间,亟须从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维度出发,主动借助好纪录片这一影视艺术形式,着力探索中医药文化传播新路径,搭建起丰富多元的中医药文化传播矩阵,抛弃宣讲说教与枯燥传记,通过新的视角新的传播方式展现好中医药文化。

  首先,以讲述故事为载体,增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故事性是纪录片的灵魂,而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得益于它与生命的紧密交织和深度相融,当观众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中医药文化故事,来感受这种相遇的美感时,能更全面地感知到人与中医药的息息相关,更能细腻地体会到中医药文化的柔软和感性。因此,中医药专题纪录片应注重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不断以温暖真实的视觉力量讲述和记录中医药源远流长、不断传承创新发展、增进中华民族福祉的故事,深度解密中医药文化的奥妙精髓和悠远历史,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立传,并在传播和普及中医药文化专业知识的同时,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中“感动生命的奥义”,为观众铺展开一幅幅瑰丽画卷。

  其次,寓情怀于影像,彰显中医药文化背后的形神意蕴。当今观众对视觉画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影像新技术对于表达中医药元素也更富有优势。尤其是在当下纪录片创作更加开放包容的环境下,中医药专题纪录片需要不断创新叙事手法和美学表达,充分运用不同的摄影技术、轻快的剪辑手法、故事化的叙事手段、生动紧凑的情节编排,凸显细节质地、展现艺术美感,让事实与故事并驾齐驱、深度和趣味兼而有之,实现纪实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打破中医药文化刻板的传统印象。同时,要善于时尚传播、年轻呈现,以百姓视角温情讲述平凡故事,用温暖的细节感染人,用接地气的镜头打动人,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并寻求互动与交流,从而实现情感共鸣和心灵共振。

  最后,注重“轻量化”传播,突出展现中医药文化的实用价值。在现代生活的烟火气息里,中医药专题纪录片不仅要完成直抵观众内心的灵魂之旅,而且还要深挖中医药文化的实用价值,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下审视。因此,中医药专题纪录片要架构起当代和历史的桥梁,打通上下古今的行业脉络,引领观众走进中医药世界,讲好中医药的疗效故事,如神农尝百草、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以及简便验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青蒿素的发现等内容,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涵,转化为人们普遍知晓的生活元素,最终实现“轻量化”接近性的抵达,让大众从纪录片中读懂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让中医药文化智慧得以延绵和展示。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