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廉文化是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中医药文化里内蕴着丰富的“廉育”因子。其中,廉洁从医是中医药廉文化的思想内核,包括克己奉公、修身养性、仁爱兼济等三个重要元素。中医药院校是传承中医药廉文化的教育宣传基地,在传播中医药廉文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课程育人“熏蒸”中医药廉文化“克己奉公”之味
克己奉公是中医药文化廉洁从医的“精气神”。中医药廉文化里的“廉”有“莲”说之趣,蕴含“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意,表现出一种高洁的品格与气质。这种气质形象与廉医的克己奉公形象如出一辙。中医药历史典籍里记载着大量的克己奉公的名言语录与名家事迹。一言以概之,克己奉公就是要舍己私利以利天下。挖掘中医药廉文化中克己奉公的思想元素,有助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养当代医学生淡泊名利、风清气正的思想品德。
培育学生克己奉公的廉医品质,应以“廉语”叙“廉心”,熏染学生“廉”思想。打造校园文化牌、中医药实践基地讲“廉心”、说“廉语”正是让思政课与时代同向、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同行,真正发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首先,充分发挥文化牌的大思政课载体作用有助于让学生在文化熏陶中接受廉洁教育。中医药院校可以将“廉洁元素”融入中医药文化宣传,力争让每一块文化牌讲“廉心”,让同学们在“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廉洁行医,医者潮流”“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等廉洁语录中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思想的浸润。其次,充分发挥校园中药植物园的大思政课劳育作用,有助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廉味道。中医药院校可以将廉洁教育融入中药种植之中,让学生在劳动中种下廉洁的种子,挖掘出荷叶清热止血利清廉,黄连清心解毒守廉洁,菊花祛毒清火助廉洁等“廉心药语”,力争让学生种植的每一株中药说“廉语”。让学生在土壤翻耕、中药播种、浇水施肥、间苗移苗、药用植物采收与初加工、植物标牌制作等劳作中体会廉洁的本真内涵。
培育学生克己奉公的廉医品质,应以“廉医”讲“廉洁”,熏染学生“廉”意识。用身边人讲身边事,更能增强大思政课的亲切感,学生更易从情感上接受廉育思想,达到以情感人的功效。因此,挖掘地方名医、优秀校友的廉洁故事,对培育医学生的廉洁品质意义十分重大。第一,通过举办大医文化讲坛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廉洁意识。第二,通过举办优秀校友励志报告会可以有效发挥榜样的廉洁示范作用。
以活动育人“熏蒸”中医药廉文化“修身养性”之味
修身养性是中医药文化廉洁从医的“心处方”。中医药廉文化里的“廉”有“联”通、“联”合之义。天人合一、阴阳调和、形神合一、心主神明等中医经典哲学思想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明星,照亮无数中医药人前行的路。可以说,修身养性是中医药人自己给自己开的“廉洁”心处方,强调修身自律、修心养性,以心养心、以心治心。挖掘中医药廉文化中修身养性的思想元素,有助于推动阳光心理文化建设,培养当代医学生凝神静气、廉洁自律的心理特质。
培育学生修身养性的廉医品质,应以“廉作”抒“廉意”,熏陶学生“廉”意境。书法、绘画、讲故事、诵读、手工等大思政课艺术形式能以深刻的意境熏陶人,具有感召力和感染力。其一,通过开展廉洁主题书法展有助于培育学子廉洁意识。其二,通过开展廉洁主题绘画活动有助于弘扬中医药廉文化。其三,经典故事的解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廉素养。如组织同学们讲解“橘井泉香”的廉洁典故,讲解“张九龄凉茶”的廉吏故事,让同学们在文化自信中提升心系百姓的廉洁情怀。其四,经典诵读的开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廉洁感。中医药院校可以通过开展“诵读中医经典,传承廉医精华”中医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同学们以自信的声音、清晰的吐词和准确的发音,用饱含深情的声调表达对中医廉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决心。其五,精品手工的制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廉情感。中医药手工创意活动,产出相当多精美且有廉洁意涵的手工产品。通过手脑配合,抒发内心的廉洁情感,引导同学们以清廉心态面对生活,营造积极、阳光的校园文化氛围。
培育学生修身养性的廉医品质,应以“廉精”传“廉气”,熏陶学生“廉”品质。将中医药廉文化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结合起来,既可以发挥廉育的文化载体作用,又可以发挥大思政课活动育人的融合功能。首先,将中医药廉文化融入八段锦有助于发挥体育的修身养性育人功能。其次,将中医药廉文化融入太极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廉洁自律品质。
以服务育人“熏蒸”中医药廉文化“仁爱兼济”之味
仁爱兼济是中医药文化廉洁从医的“主心骨”。中医药廉文化里的“廉”有“怜”爱之情,饱含苍生大医的济世情怀。仁爱兼济继承了传统儒家仁爱思想,强调在施救患者时不分贵贱,做到一视同仁,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挖掘中医药廉文化中仁爱兼济的思想元素,有助于强化清廉医学生队伍建设,培养当代医学生扶危济困、心系百姓的崇高情怀。
培育学生仁爱兼济的廉医品质,应以“廉仁”播“廉品”,熏燃学生“廉”情感。只有将中医药廉文化的仁爱因子融入社会服务的大思政课血液里,才能更好地唤醒医学生的苍生大医情怀。其一,通过志愿者进社区活动有利于培育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廉洁仁爱品质。中医药院校可以不断深化志愿服务活动改革,不断创新服务形式,让“爱心传递、温暖人心”的精神在社区生根发芽。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志愿者参加社区举办的与中医药相关的民俗文化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者们为居民提供按摩推拿及健康问诊服务,陪伴孤寡老人们聊天,为留守儿童送去人文关怀和温暖。这些活动可以弘扬志愿服务的“廉”精神,提升学生仁爱济世的“廉”情怀,共同为构建和谐社区、提升社区文明程度贡献力量。其二,通过志愿者进校园活动有利于培育学生播撒仁爱之种的廉洁品质。中医药院校可以通过深化践行“医教融合”先进理念,探索“医教融合”新路径,深度挖掘专业资源潜力,为特殊教育事业全方位赋能。组织志愿者们为特校学生科普推拿知识,手把手教孩子操作推拿手法、制作中医药特色香囊、制作中药贴敷,传授孩子们八段锦动作要领等,不仅可以让特校学生们感受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与力量,而且更在无形中让医学生们学会播撒关爱与温暖的“廉”种子。
培育学生仁爱兼济的廉医品质,应以“廉爱”济“廉民”,熏燃学生“廉”行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育人的效果需要在服务人民的大思政课实践舞台上去锤炼,才能开出清廉之花。如以廉爱之心服务魅力马拉松等赛事有利于创建文明清廉城市。中医药院校可以每年在马拉松等赛事中设置中医康复服务现场,选派学生志愿者为选手提供推拿、艾灸、敷贴等中医药服务。青年学生志愿者可以用专业的中医药康复服务为赛事赋能,将赛事打造成展示中医药廉文化魅力的舞台。另外,以廉爱之心助力民生工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清廉服务意识。中医药院校可以组织青年学生志愿者进工地,在项目工地为工人朋友们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为工人朋友们提供各类诊治咨询,耐心讲解健康常识,志愿者还可为工人朋友们提供一系列中医康复服务。通过这些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能吃苦、肯奉献的仁爱廉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