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余甘子四款食疗方
2024.12.0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苏东坡在《游白水书付过》写道:“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宋代秦观《海康书事十首其一》写道:“粲粲庵摩勒,作汤美无有。上客赋骊驹,玉奁开素手。”其中“余甘”“庵摩勒”说的便是余甘子。可见,余甘子不仅是中药,还是一味佳肴。

  余甘子,又名余甘果、油柑果、庵摩勒、滇橄榄等,是大戟科植物余甘子的干燥成熟果实,表面棕褐色至墨绿色,内果皮黄白色,气微,味酸涩回甜。《本草纲目》载:“(庵摩勒)树叶细似合昏。其花黄。实似李、柰,青黄色,核圆有棱,或六或七,其中仁亦入药用。”余甘子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地,多于冬季至次春果实成熟时采收,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的药食同源物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记载,余甘子味甘、酸、涩,性凉,归肺、胃经,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利咽化痰之功,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血热血瘀、腹痛腹胀、咳嗽咽痛、口干烦渴、高血压等。《本草纲目》记载余甘子“味甘、寒,无毒”,主治“风虚热气,补益强气……主丹石伤肺,上气咳嗽”。余甘子的根、叶亦可入药,根味淡、性平,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病、胃痛、肠炎、淋巴结结核等。叶味辛、性平,可祛湿利尿,治疗水肿、皮肤湿疹。

  余甘子富含维生素、氨基酸、多糖、黄酮、鞣质、有机酸、酚类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降血压、消炎镇痛、抑菌防腐、保护胃黏膜、抗神经炎症、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具有很好的研究发展前景。

  余甘子更是一款美味的食品,初食时味酸涩,后回味甘甜。古人常将其蜜渍、盐藏、煮水、泡酒、熬粥。如今人们还将其做成果汁、果酱、罐头等。下面介绍几款余甘子食疗方。

  余甘子银杏龙眼肉粥

  材料:余甘子鲜果10个,银杏果10个,龙眼10个,大米适量。

  制作方法:大米、余甘子洗净,银杏果洗净去皮去芯,龙眼洗净去壳去核,加入适量清水同煮,待粥熟后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益胃。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咽喉肿痛等不适。

  余甘子水

  材料:余甘子鲜果20~30个。

  制作方法:余甘子洗净,捣碎或切片后水煎服。

  功效:清热凉血,消肿利咽。适用于咳嗽发热、咽喉肿痛、口干烦渴等症状。

  余甘子脯

  材料:余甘子鲜果50个左右,蜂蜜、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余甘子煮熟后捞出控干水分,拌入蜂蜜、白糖腌制成果脯。

  功效:消食健胃,生津止咳。

  余甘子猪肉煲

  材料:余甘子鲜果10个,枣3个,猪瘦肉300克,生姜3片,食盐适量。

  制作方法:猪肉切块,枣去核,加余甘子和适量清水,煲1~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

  功效:除烦生津,甘润益气。

  需要注意的是,余甘子性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食,孕妇与女性经期不宜食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