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一带一路 > 媒体报道
培育讲好中医药故事的“洋主播”
2024.11.19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对进一步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传播格局和国际话语场面临深刻调整,中医药高校必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独特作用,在讲好中医药故事中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声音更加响亮。

  来华留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在留学生群体中培养网红“洋主播”,通过他们在国内外媒体和社交平台中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能够更加快速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进一步创新国际话语传播的表达方式和叙述视角。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天人合一、大医精诚”等理念蕴含的哲学思想更便于跨文化理解与认同。长期在中医药文化熏陶下的留学生,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更有优势和特色,能够更好地承担起国际传播的职责使命。

  中医药高校培养“洋主播”的实践途径

  在文化育人中培育留学生群体“洋主播”

  《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指出,“来华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现实情况中,中医药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不高,他们往往只关注中医药技能本身,而忽视了中医药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和价值。留学生要想真正学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将中医药文化与教育教学相结合,这不仅是当今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也是留学生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江西中医药大学聚焦文化育人推动文化传播,让留学生“看到中国”“看懂中国”“看好中国”,着力培养一大批热爱中国文化的“洋主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留学生“看到中国”。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注重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国际传播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培养,注重中华文化通识教育课程的灵活运用,如通过解读“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多重含义,激发留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结合“春节”“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组织留学生开展写春联、包粽子、做月饼等活动,组织留学生参与外事活动中华传统文化表演等,使留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认知,增强留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以中医药文化让留学生“看懂中国”。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留学生的专业课程中,将“杏林春暖”“仁心济世”“诚信惠民”蕴含的杏林文化、医道精神、医风医德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以中医药教育讲座、中医技能培训、中医功法展示等多种方式提升留学生对中医药的理解和认知,使留学生在学习中医药知识、技能和文化中更好地“看懂中国”。

  以展示中国改革发展成果让留学生“看好中国”。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医药走出去”效果不断显现,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华留学,在中医药高校中学习。留学生拥有多元化文化背景,也是中国快速发展的直接见证人,在国际传播中拥有独特优势。通过组织留学生参与“一带一路”研学营、上合组织传统医学论坛等活动,让他们直接感受中国改革发展的喜人成果和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引导他们接受并认可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在“看好中国”中主动讲好中国故事、中医药故事。

  在国际传播实践中挖掘和培养优质“洋主播”

  来华留学生是全球社交媒体用户群体的一部分,他们会将来华学习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在个人社交媒体中记录下来,是参与国际传播的重要群体。中医药高校可以通过引导和鼓励来华留学生“网络达人”加入国际传播队伍,将兴趣爱好者培养成为“洋主播”,让他们在各类媒体上讲述中国故事,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体展示留学期间的所见所闻,可以更加全面、快速地向海外受众讲述中国故事。

  将留学生“意见领袖”培养成为为我所用的“洋主播”。“意见领袖”在人际传播中掌握一定话语权,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人格魅力,通晓相关的信息并且乐于传播,随着网络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进一步拓展,在影响公众舆论中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如在江西中医药大学留学生群体中,存在拥有Facebook、YouTube账号粉丝量过10万的“网络达人”,通过在校教育引导,某印度籍留学生使用个人海外社交媒体做起讲好中国故事的“洋主播”,在校期间发布百余个记录中华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和中医药防疫的视频作品,单视频平均播放量10万+,且毕业后继续坚持在中国记录所见所闻,为讲好中国故事、中医药故事培育出了民间力量。

  将留学生兴趣爱好者培养成为优质“洋主播”。让有兴趣的留学生参与到国际传播工作,存在着文化背景差异、沟通能力不足、媒体资源匮乏、持续动力不够等难题,需要高校留学生管理部门发现、宣传部门引荐、媒体单位实训来联动解决。2022年以来,江西中医药大学主动发挥媒体宣传优势,联合新华社、中新社等国际通讯社和江西日报国际传播中心等单位,将有志于参与国际传播的留学生推荐到中新社“洋主播看江西”、新华社“全球连线”等媒体和栏目进行实践,与媒体单位共同为留学生量身打造选题并指导上镜“开播”。经过两年实践探索,成功培育了一批知名“洋主播”群体,其中,某巴基斯坦籍留学生被特聘为首批“江西国际传播中心海外传播官”。

  中医药高校“洋主播”讲好中国故事的“议程设置”

  话语构建,讲好“中医药故事”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需加快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话语和叙事体系,寻找中华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的契合点。这套话语和叙事体系必须是“中国的”,它能够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也需要是立足我国发展实践的,能够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源源不断地对外展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当代中国人的精彩生活。

  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兼具医学和文化双重属性,是一张代表中国形象的优质名片。“洋主播”以中医药为主题传播中国声音,对讲好中国故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江西中医药大学推动“洋主播”讲好“中医药故事”,如围绕中医香疗,联合新华社策划“ExploringinnovativeTCMaromatherapyinChina'sJiangxi”并在国外社交平台进行直播,Facebook平台浏览量超过百万;围绕中医食疗,联合中新社策划“SteppingintoChina:From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toMedicatedDiet”;围绕中药炮制,联合江西国际传播中心策划“Amazing,Processing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均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叙事转换,讲好“江西故事”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需有效解决中国声音在“传出去”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当前,在国际传播中,西方话语体系仍占据强势地位,中国的真实形象与西方国家的主观印象偏差较大,西方发达国家民众对中国的“偏见”根深蒂固,对我国主流媒体宣传接受度较低。针对国际目标受众,“洋主播”能够有效地将中国故事进行合适且易于接受的“叙事转换”,以他们在华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亲手拍摄为佐证,减少国际受众对中国理解障碍,更好地展示中国形象,构建相互理解、美美与共的国际舆论生态。

  江西自古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是“杏林文化”重要发祥地,通过让“洋主播”分享自己在江西的学习过程、成长故事、文化冲突与适应的经历,会极大地增强中国故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江西中医药大学在推动“洋主播”讲好“江西故事”中深度挖掘中医药元素,如联合江西广播电视台策划制作“我在这里学中医”,记录“洋主播”在赣学习中医的成长故事;联合中新社策划制作“洋主播看江西”系列报道,让“洋主播”走进滕王阁、江中药谷等宣讲江西璀璨历史文化;一批“洋主播”融媒作品在海外社交平台上被外交部发言人、外交官转发点赞。

  认同中国,讲好“中国故事”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要让国际受众能够理解中国、认同中国。由于历史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不同,以及西方国家近年来对中国制度、道路乃至文化存在一些负面看法,国际传播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工作,当务之急是解决国际舆论斗争中“失语”“挨骂”等问题。

  今天,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之多、交流之广、交融之深前所未有,国际社会对中国声音、中国方案的期待前所未有。我们要提升国际话语权,赢得更大的话语空间,用“洋主播”发出中国声音。江西中医药大学推动“洋主播”讲好“中国故事”,联合江西广播电视台制作“巴基斯坦小哥探访江西瑞金叶坪旧址”,向海内外受众讲述红色历史;联合新华社、南昌广播电视台等策划制作留学生抗疫系列报道,出镜“洋主播”获新华社公众号转发报道等。

  在推动“洋主播”讲好中国故事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深刻把握对外传播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工作,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围绕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对外战略,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强化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意识。二是深刻把握“文明互鉴”在化解认同障碍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尊重“洋主播”的文化信仰,与“洋主播”相互理解、美美与共,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思想中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三是注重留学生担任“洋主播”的实践育人效果,灵活运用“第二课堂”等形式鼓励留学生担任“洋主播”,将其学习的中华文化通识教育和中医药教育进行训练并转化为技能,提升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视野,成为优秀的跨文化交流人才。

  综上,中医药高校留学生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中医药故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理应发挥更大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外部舆论环境,为推进我国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果作出应有的贡献。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