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一带一路 > 媒体报道
探索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三体同步”模式
2024.08.12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近年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强调,引导中小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价值。推广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校园,增进中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和了解,有利于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中医药更贴近生活、实用性更强,形成全面促进健康的良性链环。本文通过对福建省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推广成效分析,建议福建省中医药文化教育探索“三体同步”的模式。

  福建省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推广现状

  福建省积极推广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从2017年到2024年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由政府支持、学校牵头、师生家长配合、社会助力的良好发展态势,让中医药文化推广取得显著效果,并成功孵化出一些典型案例。

  福建省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已初具雏形

  建设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为支撑的框架,学校举办各类课堂内外中医药文化活动,如校内宣传、专题活动、医体结合、家校联动、社会实践等;社会和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单位共建或合作,以专业人员入校普及、学生老师出校实践两种形式开展活动。许多学校以课外实践类为主,举办中医药文化活动,该方式活泼生动不枯燥,易于被中小学生群体所接受。少数学校结合学生学业情况和学习能力,编写制作相关教材及课程广泛推广,课本的编写注重使用通俗易懂的语句和图文结合的方式,便于中小学生理解中医药理论中的抽象概念。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学校、社会等多个主体共谋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的具体措施,利于提供更加充足的人力和财力的支持、开展更加丰富的活动,提高中小学生接触中医药的机会和质量。如校内建设中草药种植园,社区开展中医药主题冬夏令营等,各方依托其特定资源,推进中医药文化发展。

  推广经验丰富且规划已起步

  福建省内各地都进行初步尝试,总结前期经验,摸索出一系列值得推广的中医药进中小学经验,有利于后期的活动规划和顺利开展。如安溪县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编撰《中医趣味小故事》《中药典故》《中医名人典故》等书籍,定期进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宣教活动等。

  当前福建省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瓶颈分析

  政策导向不够明确

  福建省虽已经出台了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的相关政策,但缺乏具体的配套措施细则,在《福建省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工作方案》中仅推荐普适性的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方式,对于试点中小学如何实现长期发展及特色化建设未能给出推荐性思路。虽然确立试点中小学和宣传基地,但是两者之间缺乏联动,各方力量整合不足,没有充分调动各地政府主导性,牵头搭建共建平台,规范工作运行。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学校在推广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中出现“被动性落实”现象。

  基础保障不够到位

  福建省山区及沿海地区发展不平衡,未相应给予一定扶持经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的实际效应。各地区没有明确牵头部门进行评估监督,推广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的情况与问题进行总结、评价与奖励。同时,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中医药教学人才培训机制,中医药教学人员文化素养有待提高,教学技能有待丰富。

  活动开展中没有贯穿可持续理念。大部分地区在开展活动时缺乏长期教育的理念,没有将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作为长期的建设任务,仅有个别学校进行教材的利用或编写,并由专门老师教学。教材作为学生掌握系统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满足所有学生学习的核心材料。长期的教育需要一套标准、规范的教材,以此保证中医药文化基本教育目标。

  各地交流不足

  各地区对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都进行初步尝试,有经验和教训,却大多处于独自摸索阶段,主动交流合作意识不强,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缺少同台湾地区学校关于中医药文化的交流合作。台湾、福建两地民众的中医药文化同根同源,只有避免“关上大门搞建设”的现象出现,才更有利于福建省各地学习典型、获取启迪,促进闽台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福建省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推广对策

  通过对福建省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推广成效分析,针对当前福建省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存在的具体问题,笔者提出福建省中医药文化教育“三体同步”推广模式:形成育人培养体系、完善支撑保障体系、搭建宣传交流体系的三体系复合化同步推广模式。

  形成“两联”中小学中医药文化一体育人培养体系

  即大学联中小学——从小学至大学的递进式教育模式,高等医药院校应在提供教育团队、教育资源、专业条件保证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设立专项课题,引导进行教学改革,针对不同年级特点,调整教学策略,开展教研活动。同时,高校应组织学校、职能部门进行互动交流,通过搭建互动学习、教学技能培训等平台,建立专业的中医药教学相关人员培训体系,同时进行结业考核和资格认定,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水平。

  完善支撑保障体系

  完善“政府推动、社会助力”的支撑保障体系,实现政府统一领导,完善监督机制。卫生健康和教育等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对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提出更明确要求,组织各地成立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以相关部门为核心,对学校设立中医药进中小学监督管理机制,采用监督评价分级形式,实现中医药文化进入中小学课堂的落地落实。同时,建立多渠道资金支持,完善中医药文化教学场地设备设施,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搭建宣传交流体系

  搭建“一个平台”,强化“两种扩展”,助推“闽台融合”的宣传交流体系。“一个平台”即中小学生中医药文化科普网站建设,“融媒体扩展”——融合多渠道增加宣传途径,借助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网站、媒体、app等发布相关的最新政策、实施情况等信息,推动融合性宣传。开设统一微信公众号,进行各地活动的实时宣传,分享学生学习成果。还可以参照青年大学习的模式,进行定期的知识普及宣讲,视频学习+答题同步进行,以喜闻乐见的方式,逐步宣传中医药知识。“开发型扩展”——开发利用创新性文创产品,以开发相关文创产品和游戏的形式,趣味性和吸引力更强,中小学生接受度更高。另外,促进两岸中医药文化交流助推“闽台融合”,从中小学生群体出发,通过具有闽台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交流,引起台湾同胞情感共鸣,依托两地共同的青草药文化底蕴和信仰认同,让两岸学生从小建立海峡同胞同根同源的文化认知,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认同。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