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院毕业后,笔者从事了西医诊疗工作,也一直对中医保持着浓厚的兴趣。终于在2023年,笔者参加了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举办的“西学中”学习班,对中医、中西医结合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学习,并有了进一步的感悟: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结晶,二者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可以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中西医结合不仅体现了中医和西医两个学科各自的优势,还展现了两者互补互融的巨大潜力。
在医学发展的历程中,中医与西医各自形成了独特的诊疗体系。中医注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强调调和人体的整体阴阳平衡;而西医则以解剖生理学和病理学为基础,依托现代科技,追求精确的病因分析和靶向治疗。中西医结合,即是在临床实践中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相结合,取其长,补其短,以期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西医结合始于20世纪初,当时中国社会迫切需要解决公共卫生问题,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探索如何将中医的丰富经验与西医的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人民的健康。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结合不仅在理论上得到深化,更在实践中展现出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开始研究中医理论,试图从中挖掘更多的医学思想,以及有价值的临床经验。例如,针灸、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已被证明在缓解某些类型的疼痛和改善慢性疾病症状方面具有明显效果,而且成本低、见效快,基本没有副作用,部分情况下能够为群众免去开刀动手术之苦,节约大量的医疗资金,为群众减轻医疗负担。
中西医结合并非简单的“1+1=2”,也并非简单的叠加或并列,而是要实现真正的融合。要实现两种医学体系的深度融合,需要深入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和西医的科学方法。近年来,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就明确提出要支持和鼓励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强中西医结合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中西医结合的一个重要实践领域是临床治疗。在这方面,许多综合医院已经设立了中西医结合科,专门负责将两种医学体系治疗方法结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种模式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中西医结合优势还体现在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方面。中医强调“未病先防”,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和体质的改善,而这些理念正与现代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相契合。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以及情志调养,做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当然,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当前,中西医的疗效评价标准尚不统一,这对于临床研究和证据积累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如何科学评价和规范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是未来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