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一带一路 > 媒体报道
应加强江苏东台地区中医流派传承工作
2023.10.26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江苏省里下河东台地区的中医历史悠久,东台中医人世代传承,生生不息,名家辈出,诸科俱全,护佑东台及周边地区的人民健康。据明晚期成书的东台《西溪镇志》记载,东台地区最早知名的中医人物是明永乐四年(1406)出任北京太医院良医正的朱以仁。自明清以来,东台地区先后涌现出若干传承5代以上的“中医世家”。

  据史而考,东台地区的中医文化流派传承历史悠久,且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加以研究梳理对弘扬中医文化传承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笔者在深入分析与研究东台当前中医流派传承的同时,针对当前传承的特点与不足分析建议如下。

  东台地区中医流派传承特点与不足

  一是传承重点明确,却容易造成整体性缺失。几个世纪的中医临床及科学研究,使得中医学已分化出中医、中药、针灸、养生保健、中医文化等多个学科。东台中医文化基于家族式传承的体系,其在传承重点上更为明确。在中医文化流派传承上,主流门派注重的是其自身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派系特点更加明显。但由于主流派系主要特点不同,使得东台地区的中医临床整体性相对缺失,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传统中医文化传承上断档。

  二是传承模式单一。在东台地区,流派中医文化传承主要依靠中医医疗机构,模式相对单一。相较于国内知名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流派而言,其他医疗机构注重将传承与培训相结合,将临床与教学相结合,形成更加完整的教学与传承模式。因此,东台地区的中医文化流派传承方式更趋于保守和单一。

  三是中西医协作程度有待提高。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应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但从东台地区中医流派传承的实际来看,由于其完全从既定思维模式出发,使得思维模式稍显固化,其与西医协作程度亟待加强,应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传统文化流派的传承与普及。

 对东台地区中医流派传承工作的建议

  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推动中医文化流派传承。通过笔者研究从一定程度反映了目前东台地区中医流派文化传承的现状。总体而言,传承主体及管理者均能高度重视中医流派传承及中医文化的传承。在传承途径的研究中发现,本地传承人除开设讲座外,大部分传承工作均局限在中医机构,集中教学相对较少。

  因此,笔者建议,应研究出台系列鼓励传承的激励奖励措施,一方面满足传承人对于传承平台的需求,另一方面则能够通过不断细化考核指标,强化监督考核等方式,让中医文化传承成为硬性指标,更好地督促传承人加大中医文化流派的传承力度,达到加强引导和推动的作用。

  进一步提升中医文化流派传承的创新性。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外部激励机制的不足,目前中医文化流派传承以主动传承为主,主要依靠传承者对本流派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家族传承为动力。目前中医流派基地建设多以代表性传承人或相关专业科室为传承对象,建议吸纳更多有相同核心价值理念或者有强烈传承意愿的中医学者。

  要建立中医文化传承课程体系。东台地区的主流中医流派可以尝试与中医院校相结合,提升重视程度。将中医经典教学与临床类中医课程相结合;将中医文化学习融入传统古文基础、医史、医理等课程实践,能够增强学者的中医价值认同。

  要实现中西医的有效结合。统筹中医、西医的实践优势,让中医流派传承更有实践性,特别是临床实践中及时总结中医与西医的特点,寻找可交叉、可融合的切入点。

  要加强文化专题培训。物质文化作为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展示、教育等重要作用,特别是中医流派已有超过百年历史,更应注重历史文物的收集、保护。因此需要中医流派开辟专门的针对文化传承的相关培训课程,让传承人加大保护意识。同时,对于传承主体而言,各派系逐一涉猎难度较大,因此建议医疗行政部门能够建立和整合更为统一的学习和交流平台,集中邀请不同派别的传承人开展培训,以帮助派系主体进一步明晰在传承工作中如何融入各要素,更好地促进中医文化流派传承全面开展。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