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主打一个热,尤其今年的夏天酷暑难耐,而一些人因为未注意防护,被送往医院就医。
家住顺德的黄先生,一天前顶着烈日务农后便出现全身大汗淋漓、头晕、恶心和呕吐症状,最初以为是普通的胃炎发作,没有在意,第二天出现少尿、下肢浮肿、全身无力,家属立即呼叫救护车,黄先生被紧急就近送往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救治。
通过检查发现,黄先生血肌酐高达628μmol/L,而且合并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考虑严重中暑——热射病,出现肾功能衰竭,病情十分危急!
医院立即下了病重通知书,随后给予补液扩容、纠酸等治疗。经过数日精心治疗和护理,黄先生的血肌酐等指标均恢复到正常范围,安心地出院了。
高温环境下警惕热射病
人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会引发中暑,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
热射病是重度中暑的一种,是指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身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摄氏度,血液从内脏循环分流至皮肤和肌肉,有效血容量下降,重要脏器如肾脏缺血,导致血肌酐升高。
幼儿、老年人和孕妇机体应对环境热调节存在生理缺陷,当发生不适症状,需要警惕。
热射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1.体温升高:体温升高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患者核心体温多在40℃以上。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早期即可出现严重损害,表现为:谵妄、嗜睡、癫发作、昏迷等;还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包括行为怪异、幻觉、角弓反张、去大脑强直等。部分患者后期可遗留长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共济失调等。
3.泌尿系统症状,出现少尿、无尿、下肢浮肿,肌肉持续痉挛可出现肌肉溶解出现酱油尿、肌无力等症状。
4.其他症状:头痛、恶心、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
温馨提示:
佛山妇幼内科主任刘怀昌提醒广大市民:
1.在高温环境中,及时补充水分。
2.炎热天气时,降低运动强度,避免暴晒。
3.户外运动建议穿浅色透气衣服。
4.从事户外体力劳动者,常备运动饮料。
5.饮食尽量清淡,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
6.对于小孩及大于60岁的老人等易感人群出现不适症状,需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