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一带一路 > 媒体报道
弘扬齐鲁针砭文化 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
2023.08.07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针灸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齐鲁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齐鲁大地是针砭的发源地。齐鲁针砭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但近代以来逐渐衰退,因此传承创新发展齐鲁针砭文化意义重大。

  传承弘扬齐鲁针砭文化的历史背景

  《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记载:“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此处,“东方”指的便是山东一带。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出土各种砭石工具,山东泗水产砭石。

  齐鲁针砭文化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宗扁鹊是虢国人,即现在的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扁鹊治疗虢国太子“尸厥证”的病案可以证明扁鹊非常重视针灸学。

  从西汉的淳于意、西晋的王叔和,到明代的翟良、清代的岳含珍,再到当代的臧郁文、方吉庆、焦勉斋等,都是齐鲁针灸名家代表,为齐鲁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面对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新期盼,我们要有新举措、新行动、新作为。

  传承弘扬齐鲁针砭文化的实践路径

  凝练医家经验,传承医学精神。传承研究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推动中医学术传承发展、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临床服务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有必要对齐鲁针灸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提炼针灸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对于齐鲁针灸学的发展及齐鲁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具有重大意义。

  重视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弘扬齐鲁针砭文化,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人才培养特色。山东中医药大学注重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中医药人才,针对针灸学专业的学生,启动了针药结合“仓公班”,选拔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旨在培养具有中医思维、国际视野、较强临床实践能力和传承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针灸推拿人才。

  打造优势品牌,强化特色引领。举办济南扁鹊国际论坛、泰山论灸、筹备针砭起源地大会等活动,持续提升了“三张名片”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一批齐鲁中医药文化品牌在国内外打响。山东中医药大学致力于针灸疗法的传承创新和应用推广,已连续5年举办泰山论灸高端论坛,巩固了山东作为针灸发源地的文化优势。2017年,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对外交往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落户山东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外治国际合作基地挂靠山东中医药大学,该基地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中医外治国际传播基地。山东中医药大学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合作共建“中药经皮给药创新研究平台”,将针灸、推拿、脐灸、督灸等各种疗法带出国门,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当前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齐鲁针灸需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针灸学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同时还要进一步弘扬传播齐鲁针砭文化,让扁鹊砭术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代表技术之一,推动齐鲁针砭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齐鲁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