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文化 > 医药典故
“青囊”典故从何来
2023.05.09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青囊是用青黛染色制作而成的青色布袋,古代医家常用来装书,故后人借以喻指医书,又衍义为医术。

  据传,“青囊”的典故和华佗有关。据《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精于方药”。他将自己行医用药的经验进行总结,写成了医学著作。因华佗游走各地行医,为了携带方便,把自己的医学著作都装在青色的布袋即青囊之中。后来华佗因拒绝留在曹操身边为其治病,“操累书呼之,又敕郡县发谴”,然而“佗恃能厌事,独不肯至”,最终惹怒了曹操。华佗在被曹操杀害之前,把自己用毕生心血著就的医书留给狱卒,希望这些医术能够流传下去。但狱卒怕受牵连,不敢接受。这部被华佗自己烧掉的医书,后人将其称为《青囊书》。这部医书没有传下来,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大憾事。

  后人为了纪念华佗,就以“青囊”代称医书,也借指像华佗那样高超的医术。唐代刘禹锡《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云:“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诗中的“青囊”指的就是医书,根据诗义也可以说医术。后遂用“青囊”为医书命名者有唐代杨松筠的《青囊奥语》、明代罗必炜的《青囊药性赋》等。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