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文化 > 医药典故
清代医家余景鸿妙手治“干痿”
2023.04.27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清代医家余景鸿(1847—1907)幼时是个苦命的孩子。他生于江苏阳羡(今宜兴南),四岁时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母亲以平时给人家浆洗缝补得些工钱支撑家用。余景鸿则臂挽竹篮,内盛瓜果,沿街叫卖。因收入微薄,生活捉襟见肘,挨冻受饿是家常便饭,因此也早早辍学。亲友看他年少有志,介绍他到孟河一家药店做学徒,那年他十四岁。

  余景鸿白天勤恳做事,向师父请教,打烊后刻苦攻读医经,深得孟河医家的前辈青睐,不时给以指点。名医费蓝泉闻之,将其收为入门弟子,从此余景鸿尽得其传,医道大进。当时孟河医学最盛,诸名医常住一起切磋学问,景鸿每往,必洗耳恭听,故而受益匪浅,年仅弱冠就在医界崭露头角,著有《诊余集》传世。

  江苏常熟小东门外东仓街程筠章乃当地富户,有良田千亩,商铺十余家。程筠章拥有偌大家产却无福消受,于四月间患病卧床不起,全身寒热交替,冷时如入冰窖,热时似烤骄阳,经他医先用牛蒡、豆豉、枳壳、厚朴等治至立夏,不效;又以藿香正气之类治至立秋,枉然;复用厚朴、枳壳、赤茯苓、大腹皮等燥湿淡渗之品,亦如泥牛入海。前后用药二百余剂,非但未见寸功,反致遍身肌肉削脱,骨瘦如柴,筋脉拘挛,四肢紧缩不能伸,手不能举,足不能立,月余不能更衣,形销骨立,后来竟然十余日不能进食,仅靠汤水维持,然一王姓郎中仍以燥湿淡渗之品予之,眼见生命悬之一线。

  这日,余景鸿到常熟访友,其友与程筠章是近邻,且是通家之好,谈起此病,只叹程筠章“命薄”。余景鸿毛遂自荐,请好友引自己上门一试。程家正处在一筹莫展之际,见余景鸿到来自然喜出望外,寒暄后即带其进入内室诊视。只见程筠章口唇上吊,齿露舌干,因尝嗜烟,但无法吸之,只好以烟膏从齿缝中吞之,食汤水时也噎而难咽。众医皆云是不治之症。余景鸿此时已成竹在胸,曰:“此症非绝症也,遑论不治。”众医问因,余景鸿曰:“程员外唇吊口干,汤水难进,肌肉削脱,手足拘挛,看似危重之症,实乃干痿之象。痿分干、湿二证,人身如花卉菜蔬,过湿则痿,过燥亦痿,故人之痿症用干湿二字即可囊括。辨痿之干湿,只在肌肉削与不削,肌肤是枯是润。程公肌肉削脱,筋脉拘挛,四肢蜷缩不能伸,其症一目了然,当属干痿,治以养血润燥舒筋。经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损者益之……燥者润之。’当先用老肥鸭一只,水海参一斤,猪蹄一斤,三物用大砂罐煨至糜烂,以布滤去渣滓,吹去油质,将此汁加葱姜汁少许,以酱酒和匀炖温,随其量饮之,使其食管腑道润滑,再论服药。”家人依法而行。三日后,程筠章云喉间觉爽,稀粥亦可顺利而下了。余景鸿见症稍缓,又以大剂量虎潜丸去锁阳以滋养精血、补肾强筋。四剂以后,其燥尽平。余景鸿又拟一方以滋阴清热、壮骨补肾,十余日后,大便变软且易解,胃纳渐醒,除稀粥外,还可进少量米饭。效不更方,患者连服四十余剂,疗效更显:肌肤润滑,两足渐能起立行走,体重亦增加了。服至百余剂后,胃气大苏,精气神大振,两手高举过头亦不觉难矣!至此,程筠章干痿症告愈。

  余景鸿以花卉菜蔬为喻,将痿症分为干、湿两类,可谓见解独到,且在治疗实践中疗效确切,值得后世医家借鉴。而且余景鸿在治疗时,先以气血有情之品予患者以滋阴补益,待患者正气有所恢复再给以汤药,先以食补再以药治,可谓手段巧妙,医术高明。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