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这为做好新时代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脱离党建开展业务,会迷失航向,脱离业务抓党建,又会偏离实际,当两者没实现统一时,就出现“两张皮”现象。对于医院党务工作者而言,拿捏好“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的平衡关系非常重要。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对医院党建工作进行通盘分析、思考、设计,在党建工作与医院中心工作的融合过程中,按照党建工作“三子”联动的思路,探索出一个用“融”的思维打破“两张皮”现象的党建工作模式。
深入调研把脉,摸清“底子”
要破解“两张皮”难题,首先要搞清楚“两张皮”现象背后的问题所在。中医讲究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头痛医头,脚痛治脚”“急用药”“乱用药”都无法奏效。只有整体审查,找准问题根源,辨证开方,对症抓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打通“任督二脉”,实现“标本兼治”。为实现“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目标,医院党委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党建工作例会等形式开展专题研讨,组织“临床一线谈发展、精准施策促提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人才强院战略”等专题会进行深调研,把脉问诊,摸清“底子”,查找“两张皮”问题的根源,发现个别党支部对于如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落实医院党委部署,将党建融入中心工作,以党建引领推动科室业务工作发展的认识不够透彻,个别新任支部书记找不准切入点、寻不到创新点,不知道在科室业务发展中如何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致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紧密度不够,形成了事实上的“两张皮”。
精准辨证论治,开好“方子”
针对医院党建工作一定程度存在瓶颈的问题,医院党委进行辨证论治,以“融”为切口,开出“整合党建资源,结对推动共建,构建大党建格局,推动医院新发展”的方子。制定《中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委员会基层党组织联系联建工作实施方案》,以党建与医院业务工作融合发展为目标,变“两张皮”为“一盘棋”,促使“支部唱主角,自己找婆家”,让党支部充分发挥“排头兵”“主心骨”的作用,实现党建搭台、业务唱戏、融合发展,通过共建擦亮“名院”“名科”“名医”“名药”的金字招牌,不断提升科室建设和管理水平,为医院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对症按方抓药,结好“对子”
在开展支部联系联建工作过程中,我们对症按方,着力用好“新”“广”“联”“实”四味药。
突出“新”。以新形式、新理念、新定位焕发联建活力,通过支部结对、联系联建,开展中医特色义诊、中医科普知识讲座、健康咨询、疾病筛查等多元化活动,让党支部将医院发展、科室业务提升融入党支部工作,实现党支部能扛主责、善抓主业、争唱主角的目标,全面提升医院党建工作水平和党员干部队伍素质能力。
围绕“广”。医院党委指导各党支部围绕中心工作,结合各自业务工作实际需要,主动与省委党校、市城市更新办、120急救中心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各级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通过企业联建、引进政府机关助建、培育人才管建,拓广共建对象,实现内外联动。
狠抓“联”。要求各支部瞄准双方共同关切,找准共建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一起“坐下来”学习,共同“走出去”活动,推动双向互动、合作共赢。开展支部共建的半年以来,医院各党支部发挥自身优势,走进52家共建单位送健康,组织现场义诊22场,健康教育讲座36场,线上线下专家健康咨询2千人次,发放中医药健康科普、疫情防控小知识等宣传彩页3千余份,惠及群众1万多人,受到相关单位党员群众的广泛好评。
紧扣“实”。落实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工作机制,指导各支部与共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联合举办主题党日活动,积极搭建联合攻关研究平台,以长期的、有利于双方事业发展的“制度”与“机制”,丰富共建内涵,创新活动形式,拓展交流互动,激发基层活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通过开展支部联系联建,为医院、科室的特色亮点提供了广阔展示与运用舞台,为医院、科室的运营与发展提供了直接推力,也促使医院各支部、科室进一步强化能力建设以满足联系联建工作的需要,间接注入发展动力。通过联系联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各党支部逐步形成一个你追我赶、同频发展的良好局面,医院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实现高度融合,“两张皮”的难题得到有效破解。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