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运用人类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从空间维度、时间维度、自然生物维度和社会文化维度来探讨人类疾病、健康、医学和治疗等问题。与生物医学专注从生物性视角来认知疾病和健康不同的是,医学人类学将人类疾病和健康置于其生存和繁衍密切相关的民族、地域、人种、社会关系、社会文化的土壤和环境中进行全面认知,以纠正生物医学只见微观不见整体、只见自然生物性不见社会文化性的局限性。
医学人类学认为,疾病既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文化问题,处于不同社会文化中的人们对疾病认知、行为模式、治疗方式也不尽相同。文化相对论与整体论是医学人类学的两大核心认识论,前者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注重从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来解释人类疾病、健康、治疗与保健问题;后者注重整体性,强调生物学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的整合,从生物学因素、社会文化因素、自然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人类的疾病和健康问题进行解释和研究。
医学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医
从医学人类学的整体论来看,中医与西医的重要区别就是整体观,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和发展,是中医几千年的实践探索和临床研究的宝贵结晶,是构筑中医思想体系的主导思想,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辨证、诊断与治疗等各个方面。一是中医整体观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认为,构成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和器官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在诊治疾病时,中医强调从整体出发,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相统一。如牙齿疼痛,西医是治疗牙疼,而中医认为,牙痛主要与胃和肾有关系,通过泻胃经之火来治疗牙齿疼痛;又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中医用清心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等,都是中医整体观指导下的治疗实践。二是中医整体观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应、密切相关,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的运动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机体将在生理与病理上发生相应的变化。人体通过自我调节功能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以维持人体机能的正常活动,从而保持健康;若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不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则会引起生理和病理上的反应,从而产生疾病。因此,中医强调增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并提倡“春捂秋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补三九,夏补三伏”等“天人相应”的养生法则,实现人体内部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三是中医整体观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中医认为,人作为生物个体,不仅是一个自然人,更是一个社会人,每个个体都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婚姻、宗教、人际关系、饮食习惯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社会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生理功能、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从而产生疾病。因此,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要充分分析外界环境与人体机能活动的有机联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进行防治,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医学人类学视野下的西医
从医学人类学的整体论来看,如果说中医是宏观医学,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整体分析,全面认知人体和疾病,用宏观思辨的思维进行医疗活动;那么西医则是微观医学,通过解剖、显微镜等手段,以局部的、细微的、静止的实验数据来认识人体和疾病,用微观、还原的思维进行医疗活动。西医以解剖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为基础,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具,从个体、系统、器官、组织到细胞、分子、基因等层面逐渐深入,通过一系列物理、生化等检测手段,用定性定量的直观数据了解和分析致病原理、某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及损害,把疾病从病人的身体中分离出来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确定是否患病以及治疗方式。西医强调微观性,从微观出发,以实验科学为基础,将器官组织层层分离,细化到微观的分子、基因层面上来,借助现代科技工具把人体解剖得清清楚楚,把每个细胞分子弄得明明白白,从而实现对人体和疾病进行精准的认知和研究。西医强调还原性,形成了医学还原论,认为人体是可分解的,将人体理解成机器并通过零件还原来解读机器,疾病相当于机器部件出现故障或零件损坏,对出现故障或损坏零件进行更换即可。揭示了西方医学的局限性。
从医学人类学的文化相对论来看,西医没有中医那么多样与差异的医学文化。古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是西方医学文化的两个源头,经过不断创新发展,逐渐蜕变为以解剖和实验研究为主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在古希腊医学文化时期出现了解剖学技术、血液循环理论和相关生理知识,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和相关医学理论对西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希伯来医学文化是以僧侣医学、经验医学为基础传承和发展起来的,它的最大特点是医学与宗教紧密结合,希伯来精神的《圣经》是其中典范,其中蕴含的医疗理念对西方医学有着重要影响。如果说古希腊医学文化塑造了西方医学的科学与理性,那么希伯来医学文化则缔造了西方医学的道德与信仰。
中西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站在医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中医与西医都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互补充共同服务于人类健康、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医疗体系,两种医疗体系没有孰优孰劣,不是相互对立、相互否定、非此即彼,而是相互兼容、相互补充、彼此成就,共同造福于人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这一重要论述为中医未来发展和中西医融合互补、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必由之路,两种医学交流互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更好地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更好地创造出中西医融合的新医学体系。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