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一带一路 > 媒体报道
挖掘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深层力量
2023.02.01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我出生成长于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的徽州,在徽文化的沃土中滋养熏陶了十八年,2008年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度过珍贵而难忘的七年学习时光。此间,2010年我作为大学生志愿者走入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为国际班高二年级同学讲授中医药文化知识(详见《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12月23日第1版:《中医药走进高中课堂》)。自此我与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结下不解之缘,为青少年群体讲授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愿望成为埋藏在心中的种子。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段话语高度凝练了中医药学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内涵:哲学智慧、生命科学、文明钥匙,也点燃了全社会学习以中医药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2021年末我回到家乡工作,作为黄山市社科联“徽学研究人才培养10303计划”项目的一名学员,作为工作在临床一线的中医科医师,更作为中国中医药学传承创新发展的新一代接班人,我在国家《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鼓舞下,积极响应省、市、区的号召——传承中医国粹,弘扬徽州文化,作为志愿者讲师应邀走入校园为同学们讲授中医药文化的优秀代表——新安医学文化。

  两年来,作为一位“特别的老师”,我为屯溪区江南实验小学、奕棋镇中心小学、百鸟亭小学尤溪校区、黄山学校(小学部)与歙县长垓中心学校(小学部)等五所校园,开展单次讲座与系列讲座共计12场,参与学习的师生累计达七百余人。

  在设计此系列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课程时,我明确一点:不该只是几个中医学的名词术语、几个药材的作用、几个方剂的组成等碎片化的概念——中医学的根本哲学理念是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这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也是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深层力量。一如《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主要目标中所说:“到2025年,中医药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高,作为中华文明瑰宝和钥匙的代表意义和传导功能不断彰显”“成为引导群众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哲学理念、文化自信,才是更深沉、更持久、更磅礴的力量。

  第一堂课“走进中医药文化”,我首先为孩子们介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讲授黄帝作为中华医学始祖的文史知识,梳理中华文脉,阐释炎黄子孙的内义。第二堂课“医圣张仲景与药王孙思邈”,介绍医圣张仲景与药王孙思邈两位先贤,他们的生活背景、学医经历以及医德风尚,从先贤的人生中汲取精神滋养。第三堂课“药食同源——以人为本的中医食药观”,讲授中医食疗与本草治疗共同的哲学理念。在此三堂课的基础上,后续再逐步展开本草、方剂、针灸、望闻问切等具象的内容。

  虽然孩子们只是小学阶段,然而中国文化最大的特质是“大道至简”,孩子们的直观了解与心灵感知并不一定一无所获——事实上,他们课堂发言的活跃所展现出的学习能力与求知欲让我十分惊讶,喜出望外。

  更让我惊异的是孩子们的古文背诵能力。讲座、课程之余,同学们背诵起《黄帝内经》《伤寒论》《大医精诚》《药性赋》《汤头歌诀》等中医古籍。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仅掌握了中医药文化知识,也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功底,为将来深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筑下根基。这些古老的文句成为他们的“童子功”,它们不仅仅是医学知识,同时蕴含着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将在以后的人生中引导他们前行,也将被每一个炎黄子孙验证价值。

  在各个学校的每一堂课程中,我看到老师们和同学们一起对这个课堂充满兴趣,我看到可爱的少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饱满的学习热情和灵动的感悟能力,我看到每个人在贴切而深入地了解这陌生却又熟悉的中华文化时内心的感动与希冀。不禁感叹:中华文化的血脉与神采就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身心当中,当它被唤醒时,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无限的慧光。古老并不过时,万年始是青春。

  我的家乡是新安医学的发源地,新安医学是中国中医药学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打开徽文化宝库的钥匙。在这片历史悠久、古老哲学浸润深厚的土地上,黄山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课程有着独特的地域特点与深厚的底蕴支撑。开展新安医学文化进校园活动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最精彩的具体应用,对于当代青少年涵养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归属感具有不平凡的意义。

  当前,各地对于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课程的推进与普及程度不同,大部分地区尚在探索阶段,没有系统的课程设置,进入成熟的教学。两年来的课程实践让我更加确信,中医药文化是一门充满生命力的课程,是当代每一个炎黄子孙理解中华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青年中医,我仍将脚踏实地,坚守中医人的本分,在救疗疾苦的同时,肩负传承文脉的责任,进一步探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未来,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略尽绵薄之力。愿以文化建设家乡,更以深情祝祷祖国。

  颂曰:

  万年不古,慧光灿烂;

  风华正茂,薪火相传!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