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三伏天养生 这些知识一定要知道
2022.08.0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闷热的日子,容易诱发食欲不振、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也是腹泻等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伏天养生,下面这些养生知识一定要知道。

  饮食不宜过补中医有“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的说法,疏通六腑,便可畅达气机,升清降浊,有益健康。一年当中,在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过补。三伏天饮食调养应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原则。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易损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绿豆、薏苡仁、百合及其他应季蔬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运动避开高温时段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却也应因人而异,辩证看待。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而言,一味强调“夏练三伏”肯定不太适宜。高温天气时应减少运动量,避开高温时段以防中暑。运动时间以半个小时内为宜,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建议身边常备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

  年老体弱者在三伏天可暂停室外锻炼,但也不能长时间在家吹空调不出门,否则容易使身体的适应能力下降,可以室内锻炼为主,如游泳、打太极拳等。

  此外,在室内不要将空调温度设置过低。夏季自然界阳气充足,温度、湿度都比较高,人体为了适应高温环境,会打开汗毛孔,将体内多余的湿热排出体外。当从炎炎烈日的环境下突然进入温度很低的室内,会使本来正常排泄汗水的汗毛孔突然关闭。在关闭过程中,不仅将冷空气关在了体内,也导致本来正常的排汗功能中断,很容易得空调病。

  抓住“冬病夏治”好时机“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穴位贴敷、针刺、药物内服等治疗,以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三伏天天气炎热,人体腠理疏松,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是贴三伏贴的好时机。很多慢性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小儿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虚寒性胃痛、关节炎、肾虚腰痛等。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