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药常识
虎杖:祛风利湿,散瘀定痛
2022.04.08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介绍了一个用虎杖治疗沙石淋的故事。

  《本草纲目》第十六卷虎杖

  【发明】又许学士《本事方》:治男妇诸般淋疾。用苦杖根洗净,锉一合,以水五盏,煎一盏,去滓,入乳香、麝香少许服之。鄞县尉耿梦得,内人患沙石淋,已十三年。每漩痛楚不可忍,溺器中小便下沙石剥剥有声。百方不效,偶得此方服之,一夕而愈。乃予目击者。

  故事讲的是鄞县县尉耿梦得的夫人患沙石淋病已有十三年,每每小便时非常疼痛,且时常有小石子随尿排出,落在便器中碰击便桶壁可听到“剥剥”之声。虽到处求治,但用了许多方子都不见效,偶然得到一方,服后仅一夜就治好了。亲眼见到此事的人将方子传了出来,具体方剂及制法如下:将虎杖根洗净,取二两切细,加水五碗,煎剩一碗,去渣滓,加入乳香、麝香少许溶解,放温后服下。南宋医药学家许叔微将这个方剂收入到他编著的《普济本事方》中,李时珍又将其收载到《本草纲目》中。

  主要功效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别名苦杖、大虫杖、斑杖、酸杖、斑庄根等,我国西南、陕南等地为主产区,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而成。虎杖以粗壮、坚实、断面色黄者为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解释虎杖一名“杖言其茎,虎言其斑也”,形象地表述出了虎杖的性状特点。

  虎杖味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有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之功,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癥瘕、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等。历代本草著作也有关于虎杖功效的记载,如《名医别录》载其“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癥结”,《药性论》谓其能“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切热毒”,《本草拾遗》称其“主风在骨节间及血瘀。煮汁作酒服之”,《日华子本草》称其可“治产后恶血不下,心腹胀满。排脓,主疮疖痈毒,妇人血晕,扑损瘀血,破风毒结气”。

  虎杖的主要成分有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素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虎杖及其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能调节血脂,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改善高血脂动物的血液高黏状态,预防血栓的形成,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症状,以及具有抗肝损伤、抗休克、抗菌、镇咳、降压、平喘、抗氧化、镇静、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经闭、症瘕、跌打损伤、肺热咳嗽等。

  虎杖在临床上多配伍使用,用于风湿痹痛可单味浸酒服或配伍鸡血藤、西河柳等药;用治黄疸、胆结石等症,可配合茵陈、连钱草等;治淋浊带下,可与萆薢、薏苡仁同用;治闭经,可配合茜草根、益母草等;治跌打损伤、瘀阻疼痛可与当归、红花同用;用于肺热咳嗽、痰多喘咳可单味服用,也可配合黄芩、琵琶叶等药;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可内服,或鲜品捣烂外敷。此外,虎杖还有缓泻通便的作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