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健康饮食十不宜
2022.01.24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食物是促进人体健康成长、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它是滋补人体的营养来源,但如果不讲究科学、健康的烹饪方法和进食方法,将会得不偿失,甚至会有害身体健康,导致疾病。现向大家介绍10种需要避免的饮食习惯。

  不宜吃得过快

  口腔里的唾液含有淀粉酶,食物进入口腔后需经牙齿咀嚼,让唾液中的淀粉酶与食物中的淀粉进行充分混合,催化淀粉分解成可溶于水的单糖、双糖和一部分多糖。如果吃得过快,可能导致营养成分不能完全吸收,还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肥胖、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等慢性疾病。所以,进食宜细嚼慢咽,不可吃得过快。

  不宜吃得过烫

  日常饮食中适宜的进食温度为10℃~40℃,较高不要超过60℃。如果超过65℃就可能造成黏膜烫伤,长期进食高温食物会对口腔、食道、胃部的内壁黏膜造成损害,引发一系列病变。吃过烫的食物也是食道癌、胃癌的诱发因素之一。

  不宜吃得过硬

  长期吃很硬的食物对牙齿、食道、胃部是一种过度刺激,如咀嚼不充分,易造成慢性损伤,引起食道、胃肠炎症,给消化功能增加负担,不利于胃肠健康。

  不宜吃得过饱

  吃饭宜吃七八分饱。如果每顿饭都吃到撑才停筷,会造成胃肠负担过重,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还可能引起糖尿病、肥胖、痛风等代谢性疾病。尤其是晚餐,许多人胡吃海塞后不加运动便倒头就睡,胃里的食物无法充分消化,不仅会影响睡眠,第二天早晨还可能出现没有食欲的现象,长此以往形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身体必然出现问题。

  不宜吃得过冷

  一般来讲,食物的温度不宜低于5℃。进食太过冰冷的食物会造成以下几方面影响:对口腔黏膜、牙神经造成刺激,引起牙痛,也会增加患口腔炎症的风险;刺激胃肠道蠕动加剧,容易引起胃痉挛、胃痛等;刺激人体血管收缩,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而言较为危险;导致新陈代谢减慢,影响正常餐食的摄入和能量消耗,容易导致肥胖、营养不良等代谢性疾病;对青春期女性而言,还可能诱发痛经。

  不宜吃得过辛

  适量吃点辛辣食物没有坏处,但过食辛辣可能会造成以下危害:刺激口腔黏膜可能会导致口腔溃疡、舌炎等;刺激胃黏膜,造成胃酸分泌过多,会导致胃溃疡、胃炎等病变;刺激肛管或直肠下端的静脉丛,造成充血或瘀血并肿大,会导致痔疮、肛周脓肿等肛肠疾病。

  除此之外,如果在感染期间、手术后、疾病发作期过食辛辣还会导致病情的反复和加重。

  不宜吃得过咸

  偶尔吃得太咸对身体的危害较小,可能只是刺激味蕾,导致口渴。长期吃得过咸则有较大危害:可能引起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损伤消化道,诱发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疾病;钠离子过多,长时间贮存于肾中,会增加肾脏负担,加重体内水液潴留,引起水肿等;钠元素的过度摄入还会造成体内钾元素、骨骼中的钙元素流失增加,引起低血钾症、骨质疏松、骨裂、骨折等。

  不宜吃得过偏

  合理膳食,均衡搭配,才能保证人体得到全面的营养。如果长期偏爱吃某种食物,不吃或少吃其他食物,就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有些纯素食主义者完全不吃油质、肉类等食物是不利于健康的,可能导致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摄入不足,出现贫血、骨质疏松、免疫力降低等情况。

  儿童在生长发育期偏食,营养失衡,会导致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或蛋白质,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会造成免疫力低下;成年人如果长期偏食,也可能出现营养失调,患生诸多疾病。

  不宜暴饮暴食

  饮食餐次讲究均匀合理、少食多餐。如果饱一顿、饿一顿,或几日不食突然暴饮暴食,均会对身体造成较大的危害。

  暴饮暴食很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重者会危及生命。还可能会造成胃肠道黏膜损伤,进而引起胃炎、肠炎或胃黏膜糜烂、胃溃疡,进而出现胃肠道出血等危急情况。此外,暴饮暴食可能诱发高脂血症、高血压、脑梗死、心肌梗塞、脂肪肝、糖尿病、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疾病,还会增加发生胃肠道肿瘤的概率。

  不宜吃得过荤

  过量进食油质、肉类等食物是非常不健康的,体内过多的蛋白质、脂肪难以分解代谢,堆积过多,会诱发肥胖、脂肪肝、高脂血症、胆石症、便秘、结肠癌等疾病。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