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一带一路 > 媒体报道
加强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
2021.05.24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中医药古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证据,记录了历代中医药发展轨迹,承载着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文物价值和人文价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国家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为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指明了方向。

  古籍保护分为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原生性保护主要指古籍善本的修复和保存,再生性保护主要指古籍的缩微复制、数字处理、整理出版等。古籍数字化保护属于再生性保护范畴,因其具备抢救濒危、数字开发、便于共享等优势,是现代古籍保护中***常用的手段。目前,中医药古籍主要分布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各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以贵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现馆藏古籍图书1006种,15300余册,子部医家类中医药古籍861种,7101册,古籍善本26种100余册,有《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十六卷(明万历十七年(1589)金阊叶华生刻本),年代***早的古籍为《刘河间伤寒三六书》(明宣德六年怀德堂刻本),至今已有590年历史。从实践来看,各高校中医药古籍普遍面临着重视不够、人才短缺、标准不一、设备不全等问题,亟须引起重视。

  一是增强对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的重视。目前,各高校图书馆普遍成立了古籍室或特藏室,收藏了数量不菲的古籍,其中不乏中医药古籍,但各高校对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重视程度不够,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严重不足,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缺乏必要的资源保障。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是高校图书馆发展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在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中没有权重,加之学校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比较重视外文数字资源、生均图书、每年生均购数量等“硬指标”,导致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在高校图书馆工作被冷落或搁置。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古籍资源的价值,各高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对于学校文化建设、资源挖掘、特色办学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将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从学校层面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投入必要资源,为中医药古籍保护奠定基础。

  二是建立统一规范的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行业标准。目前,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的行业标准不一,导致资源浪费和难以共享等问题。例如,版本选用缺乏规范指导。在进行馆藏古籍文献资源建设时,由于中医药古籍在流传中涉及多个版本,祖本、精校本、通行本等,存在热门古籍被重复建设,而冷门古籍无人问津的情况。再如,在进行古籍数字化时,采用的文本格式不一,有的高校采用镜像文件ISO格式,有的则采用HTML、IMG、JPG、ABT等格式,导致数字化格式不一,文献的通用性差,给文献共享开发带来困难。因此,要建立统一规范的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行业标准,发挥数字化标准在古籍保护中的规范引领作用,推动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

  三是大力培养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的综合型人才。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人员除了需具备基本的中医药理论常识,还涉及文物学、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知识。目前,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的人才短缺,综合型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各高校普遍缺乏人才引进和储备的动机。此外,中医药古籍保护绝非一朝一夕之力可成,需要从业者沉得住气、静得下心、耐得住久,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没人愿意干或干不了多久就转岗的情况。因此,要从源头上选好苗子,从性格特征、职业愿景、专业基础等方面综合考量,遴选一批愿意干、能干好的综合型人才,并通过“内培+外训”的方式,建好古籍数字化保护的人才梯队,保持人员相对稳定性。

  四是加强中医药古籍数字化开发利用。只有让更多人看到古籍保护的价值,才能为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争取更多的资源。要破除中医药古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积弊,利用数字显示屏、校园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展示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的成果,让师生在泛黄的书卷中、线装的古籍中、古旧的纸张中感受中医药古籍的魅力。要加强医史文献教研室与图书馆的沟通合作,开展课题联合攻关,尤其是加强对中医药地方文献研究的科研攻关,形成“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良性循环。

  加快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保护,是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推进特色馆藏文化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抢救中医药古籍资源、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