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小孩子如同花朵一般,需要家长们的精心呵护;同时,小孩子们也如同小树苗一般,需要不断地修正生长的方向。今天医药梦网就带您了解一下关于孩子健康的那些事儿。
关注孩子的生理健康
良好的卫生习惯
有很大一部分疾病都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关系,小孩子们的免疫系统不如成年人完善,所以更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教育孩子勤换衣服、勤洗澡、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等小事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
小孩子处在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合理的饮食能够帮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家长们要注意搭配孩子们的一日三餐,均衡营养,并且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不边吃边玩等习惯,同时要教育孩子懂得“病从口入”的道理,少吃零食、饮料,不食用不新鲜的或者过期的食物,不使用不干净的餐具。
加强体育锻炼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强身健体,还能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适应能力等等。选择孩子感兴趣的项目进行运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孩子运动的积极性,但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适量运动,避免因为运动给孩子带来损伤。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儿童节快乐儿童时期孩子的习惯和行为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如果能够对他们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模式等进行正确引导,将来对孩子们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有重要意义。
创造良好的情感环境
在家庭中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平等相处,互相关心和爱护,会让孩子们感觉到自由、舒畅、温暖和幸福。轻松愉快的氛围能够帮助孩子们顺利的进行各种活动,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同时也有助于父母和孩子之间情感的维系。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孩子们虽然年龄尚小,但仍需要家长们的尊重。父母亲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爱而不娇的态度,既严格要求又和蔼可亲,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并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培养热情、直率、活泼、开朗、自信、善与人共事、社会适应力强等优秀品质。
教育孩子时采取恰当方式
孩子的心理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的同时也是相当敏感的,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采取恰当的方式,避免对孩子的心里产生不良影响。比如不要欺骗或者无谓的恐吓孩子,避免在孩子的小伙伴或者大庭广众之下批评或者嘲笑孩子,对孩子不要太过苛求甚至动辄打骂等等。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家长们可以采用启发和诱导等方式和孩子谈话,教导孩子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告诉他们如何应对不同的状况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整个过程中要避免强迫,引导孩子处于一种高兴的情绪中,寓教于乐。
教导孩子采用适宜的方法
家长们可以通过陪同孩子观看安全教育片等方式来向孩子传递在不同情况下该如何处理的信息:比如如何分辨警察、陌生人;在遇到恐吓勒索时如何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在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掌握火灾、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法等。
家长们也要注意自身言行
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们也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的,如果父母自我保护意识较差,不遵守交通规则,教导孩子的时候可能就不会产生很好的效果,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