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药常识
紫金皮并非紫荆皮 临床上不能相互替代
2020.05.11来源:中医中药网

  在《中药大辞典》中,以正名收载的紫金皮是卫茅科植物昆明山海棠,而把真正的紫金皮木兰科植物南五味子正名为红木香,异名为紫金皮;而以正名收载的紫荆皮为豆科植物紫荆。可见,此二药在基原与入药部位,药材性状,性效应用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药物,因而有必要在此区别一番。

  基原与入药部位不同

  紫金皮为木兰科植物南五味子的根皮,紫荆皮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树皮。谢宗万主编的《中药材品种论述》中“紫荆皮、紫薇皮、紫荆皮及其他”一文已将二者的历史渊源及品种梳理清楚:“寇宗奭《本草衍义》所述的紫荆是豆科植物紫荆,其树皮药材名为紫荆皮。清代《本草纲目拾遗》和《植物名实图考》中的紫金皮的原植物应为木兰科植物南五味子的根皮……为了避免与豆科‘紫荆’相混淆起见,我们认为商品药材名称以用‘紫金皮’之名为宜。”

  药材性状不同


  紫金皮根皮为筒状或不规则块片,大小不一,厚约1~4毫米,外表灰棕色至灰黄色,有少许横裂纹,栓皮大多已脱落而露出棕紫色的内皮,内表面暗棕色至灰棕色。质坚而脆,断面呈纤维性。气香,味苦涩而有辛凉感。

  紫荆皮干燥的树皮呈长筒状,或槽状的块片,均向内卷曲,长8~25厘米,宽3厘米,厚3~6毫米,外表灰棕色至红棕色,偶附有白斑,外皮有凸起的纵皱纹,内表面紫棕色,具细纵纹。质坚实,不易断,断面灰红色,对光照视可见细小的亮点。无臭,具涩味。

  性效应用不同

  紫金皮味辛、苦,性温。具有理气止痛,祛风通络,活血消肿。主治胃痛,腹痛,风湿痹痛,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咽喉肿痛,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现代研究认为本品具有抗胃溃疡、镇静、镇痛、抗炎、抗菌、镇咳祛痰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毒性肝炎,烧伤。

  紫荆皮味苦性平。具有活血,通淋,解毒。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瘀滞腹痛,风湿痹痛,小便淋痛,喉痹,痈肿,疥癣,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现代研究认为本品具有抗炎镇痛、抑制肠道平滑肌、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其树皮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以及红色毛癣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紫荆皮与斑蝥、百部、雄黄、樟脑、水杨酸、乙醇制成的擦剂对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等皮肤淀粉样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两者虽然均味苦能活血,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月经不调,但是紫金皮不能治疗疥癣、湿疹等皮肤病。其味又兼辛而性温,且能理气止痛,祛风通络,所以又可治疗胃痛、腹痛,风湿痹痛。由于本品既活血又能消肿止痛,故又能治疗骨折和无名肿毒。而紫荆皮能治疗疥癣、湿疹等皮肤病,性平,又兼通淋、解毒之功效,用于小便淋痛、喉痹、痈肿、虫蛇咬伤等症。因其皮色红而消肿,故疡科呼为肉红,又曰内消。《仙传外科》认为其能治“发背初生,一切痈疽皆治”。能治一切痈疽、发背、流注、诸肿毒的冲和膏,其中就有紫荆皮。

  所以说紫金皮非紫荆皮,紫金皮不能代替紫荆皮。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