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专区 > 健康管理专区 > 医护人健康
警惕,美国医生已成自杀率最高职业!
2018.12.27来源:小池 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医生:美国自杀率较高的职业


提到美国医生,大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等美剧。在电视剧中,这些穿着白大褂的帅哥美女们收入不菲、意气风发,无疑是别人眼中的“人生赢家”。

但现实中,美国医生却似乎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光鲜亮丽。今年5月8日,美国精神病学会年会上发布的一项报道结果震惊了世人:在美国,平均每天就有一名医生自杀,医生的自杀率(20~40/10万人)是普通人群的两倍多,也是所有职业中较高的。


无独有偶,就在五月,美国媒体刊载了两起令人瞩目的医学生/医生自杀新闻:同一周之内,同一所大学的一名大四医学生与一名精神科住院医师相继自杀,这一现象引起了美国医学界的重视。美国医学网站Medscape于同月发起了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 65% 的医生、41% 的高级临床注册护士与 38% 的医学生,都表示曾知道有过,或现在身边仍有医生自杀或者尝试自杀。


这一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美国。近年来,随着中国医生抑郁症患病率、自杀率升高的问题进入公众视野 ,与之相关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  2014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范静怡医生连同其芝加哥大学的同行,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医学生进行了精神健康的调查。该调查针对348名医学院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使用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测定后发现,13.5%的医学生存在中重度抑郁,7.5%的医学生有过自杀念头,而在抑郁的医学生中有过自杀念头的人达到了30%。

 

§  2014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表在《Plos One》上的一项研究显示,2641名医生中,有25.67%有焦虑症状,28.13%有抑郁症状,超过10%的医生经常遇到工作场所暴力事件。

 

§  2017年7月,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团队对616名乡村医生的调查后发现,27.4%的乡村医生有抑郁症状。

 

这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只是其背后严重问题的冰山一角。日前,国内媒体相继曝出数医生自杀事件,关注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刻不容缓。

医生头上的三座大山:

职业耗竭、抑郁和压力


Medscape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美国医生列举的自杀原因前三分别是职业耗竭(burnout)、抑郁(depression)和压力(stress)。


职业耗竭包括情感耗竭、失去自我及低个人成就感。它是由于职业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较长,导致个体出现的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的状态,常见于“助人”行业,比如教师、警察、医护人员。

职业耗竭的三个维度:

 

情感衰竭指工作没有活力与热情;

 

去人格化指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态度;

 

低个人成就感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

 

在工作中,你出现过如上症状吗?


在中国,职业耗竭也同样深深地困扰着医生。


固有认知认为,当下敏感的医患关系,是造成医务人员“压力山大”的主因。但2016年4月发布的《上海市三甲医院临床医务人员职业压力与倦怠状况及心理健康援助对策研究》却发现,这一认知和实际并不相符。


研究数据表明,职业压力以及职业倦怠,已显著困扰着中国大医院医生身心健康,76%的医生在情感衰竭方面存在中重度倦怠,78.8%在面对服务对象和环境时存在倦怠,54.2%认为欠缺个人成就感。

 

与其消极回避,不如主动寻求支持


职业耗竭正在慢慢地蚕食医生的身心健康,而医生对此讳莫如深的回避态度更加剧了其伤害。很多医生虽然知道自己有抑郁症等心理问题,但由于担心被同行嘲笑,往往不能及时获得心理治疗,***终酿成惨剧。

《上海市三甲医院临床医务人员职业压力与倦怠状况及心理健康援助对策研究》的结果显示,74.4%的医务人员认为自己能有效应对压力;59.9%的医务人员又认为,工作压力普遍较大。透过这对矛盾可以看出,不少医务人员愿意选择“鸵鸟式”回避压力。“鸵鸟式”回避压力的方法,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将情绪方面的压力掩藏起来。

业内专家呼吁,人们应当更加重视医生自杀这种行业内的“流行病”,直面这一问题。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医生们的压力,并鼓励有心理问题的医生及时接受所需治疗。

一方面,医疗机构应主动为医务人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全方位员工心理关爱,切实为医生减压。另一方面,医生在积极自我调节的同时,也不应当“讳疾忌医”,而应当主动寻求外界的有效帮助,走出抑郁情绪。


参考资料:

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98673

http://www.shanghai.gov.cn/nw2/nw2314/nw2315/nw5827/u21aw1121213.html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