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疗法 > 针灸
经行腹痛针水泉 行气化瘀疾病愈
2014.06.30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穴性特点】


水泉穴属足少阴肾经郄穴,是肾经气血深聚之处。


在足内踝后下方,太溪穴直下1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中。《针灸甲乙经》:“水泉,足少阴部,去太溪下一寸,在足内踝下,刺入四分,灸五壮。”


水泉穴功可清热益肾,通经活络,是治疗本经循行所过部位及所属脏腑的严重、顽固性、发作性病症的要穴;作为阴经的郄穴又擅治急性血症。


现代临床常用来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小便不利、目昏花、腹痛等。


【操作技法】


在常规消毒下,用1寸毫针刺入4分。使循经感传出现串、麻、疼、流水样、蚁行样等针感。


【诊疗现场】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对于本病的证治,有许多常用穴,如中极、三阴交、地机等等,但是结合名医临床经验,笔者发现水泉穴对本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如治某女,28岁。经行腹痛3月,放环后始现,现正值经期第1天,下腹痛,月经量中,伴少量血块,色暗,舌暗红,有瘀点,脉弦。诊断辨证为痛经(瘀阻胞宫,不通则痛)。


急则治标,取重用水泉穴。并取阴交、关元、地机补法;神阙穴外敷活血化瘀药膏并照射神灯。30分钟后起针时腹痛明显缓解。(侯中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