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在国家推动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的大背景下,通过信息化工具对执行国家和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合同履行情况、环节管控、优先合理使用中选产品、临床同类药品使用的监管是提升院内药品耗材带量采购管理效能已成为医院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将虚高药价降下来,为群众减轻药费压力,国家积极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相关制度创新,并把集中带量采购范围扩展至医用耗材上。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是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
近年来,随着国家积极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医用耗材集采覆盖品种及数量不断扩大,公立医院成为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实施的主要终端。医务人员是医疗服务的直接提供方,也是医改的主力军,调动医务人员参与集采工作的积极性,则是做好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常态化工作的重要前提。
而通过信息化建设可实现对临床中带量采购任务执行情况的监管和使用情况分析,并将使用情况及时提示给临床医生,在提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管理工作效能的同时,还可将政策红利传导到医疗机构以激发医疗机构及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1.集采程序的设计
药品和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后,集中带量采购合同履行情况、环节管控、优先合理使用中选产品、临床同类药品使用的监管是管理的核心。通过信息化建设对带量采购的药品和医用耗材实时监测与分析,对各批次集采任务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确保及时掌握集采药品和医用耗材的完成进度,便于医院及时对药品和医用耗材的资源分配做出调整,促进药品和医用耗材的合理分配使用;提供同成分药品和医用耗材的监测模块,与院内药耗进销存系统实现对接,在完成集采任务的前提下减少对现有品类造成的影响;同时,对集采药品和医用耗材设置指标预警,与医院HIS系统和药耗进销存等系统对接,一旦出现药耗指标异常,系统会向医生工作站及时弹出预警提示,帮助医院平衡药品和医用耗材的供应问题,保障患者用药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
1.1设计思路
带量采购药品及医用耗材管理系统通过与国家及地方政策紧密接轨,结合医保飞行检查管理要求及物价管理要求,基于底层知识库,将药理知识及医用耗材知识编码,维护分析同类药品/同类医用耗材,并制定管理目标和预警机制,实现全院科室等维度的集采药品指标分析,例如用量分析、科室分布分析等。通过同类药品、医用耗材使用分析,便于开展临床行为分析,并将集采药品和医用耗材任务落实到具体科室、医生。通过分析集采数据,为建立健全医保结余留用资金激励机制、以持续激励策略全方位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供数据参考。通过信息化建设,利于实现带量采购药品及医用耗材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路管理,积极落实国家集采药品及医用耗材管理精神。
1.2开发运行环境
服务器:系统Windows10、WindowsServer 2016
数据库:SQL Server 2016
客户端:Windows10操作系统
编程语言:Java,JavaScript,HTML
软件运行支撑环境/支持软件:JDK1.8及以上,chrome、IE11、Edge等主流浏览器
1.3集采程序的实现
根据程序的设计思路,带量采购药品及医用耗材管理系统中的带量采购药品管理系统,下设“数据维护”“带量采购药品耗材任务管理”“药品耗材指标监控”“带量采购药品耗材指标事中提醒”“同成分药品使用统计/同三级分类耗材使用统计”五个子模块,分别实现集采药品查询、统计、分析及药品预警等功能。带量采购药品及医用耗材管理系统中的带量采购医用耗材管理系统,下设“集采耗材指标查询”“集采耗材指标完成情况”“集采耗材使用情况分析”“同三级分类耗材使用统计”“数据维护”五个子模块,分别实现查询、统计、分析、耗材使用预警等功能,提高集采工作效能。
1.4带量采购药品耗材数据维护
本系统具有带量采购药品及医用耗材信息库维护管理功能,支持随着医保政策的要求而更新各类信息。同时,带量采购的药品和医用耗材具有相关标志,本系统结合底层知识库,通过药理和医保编码三级目录建立关联,并将药品物资与相关科室进行关联,可通过HIS库进行对照、启用、停用、时间范围设置等操作,实现医院对带量采购药品物资的统一化管理。
1.5带量采购药品耗材任务管理
本系统根据医保局给各个医疗机构下达的带量采购任务,结合医院历史资源消耗情况,将带量采购任务按时间周期、科室、医生等维度进行自动化分解,形成管理目标,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支持设置上限值及下限值范围,形成年度、月度、科室、医生等维度的任务目标范围。本系统支持将科室、医生维度的带量采购任务进行下发并监控。
1.6带量采购药品耗材指标监控
本系统自动汇聚分析全年、每个月、每个季度或任意时间段内带量采购药品及医用耗材的指标情况,支持用不同颜色的预警灯提示全院、科室、医生的全年任务及指标完成情况,与目标的差异值和差异率,剩余任务量等情况。
1.7带量采购药品耗材指标事中提醒
本系统支持在临床端配置带量采购药品及医用耗材的消耗占比事中提醒配置。在门诊和住院医生工作站,医生下达医嘱提交时,系统自动提示当前医生带量采购药品物资占比、目标值、同期值,以及科室带量采购药品及医用耗材的占比、目标值、同期值等情况,协助医院将管控任务通过临床事中进行分解管控。
1.8带量采购药品耗材用量分析
本系统支持按药品物资的品类、科室、医生分析带量采购药品及医用耗材的实际消耗情况,包括单价、总数量、总金额、目标值、完成比等情况,同时根据带量采购药品的药理,以及带量采购医用耗材的医保编码分类,分析非带量采购同成分药品及同三级分类耗材的消耗情况,并形成按人次的对比分析,如用量分析、总金额分析等。
2.集采管理系统的优缺点
2.1优点
带量采购药品及医用耗材管理系统启用后,首先改变了原有人工录入、提醒、统计分析的枯燥工作流程,将工作人员从繁琐的批次维护与统计分析中解放出来,节约了医院人力物力;其次,管理系统较人工相比,准确率显著提高。同时,管理系统更能直观地反应出一段时间内医院整体集采情况,一旦出现药耗指标异常,系统会向门诊和住院医生工作站及时弹出预警提示,帮助医院及时平衡药品及医用耗材供应问题。本系统通过数据分析构建出可视化、标准化的药品及医用耗材集采数据管理模式,大幅度提高了集采工作效能。
2.2缺点及改进方向
由于本系统运行时间尚短,流程衔接管理仍略有不足,但通过边实践边总结,可构建出一套灵活、高效、全面,具有目标可视化、流程可视化、数据可视化的药品及医用耗材集采管理模式。
2.3小结
信息化工具,对把控国家和省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合同的履行情况、环节管控、优先合理使用中选产品、临床同类药品使用的监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医院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的重要举措。在深入落实好药品及医用耗材集采管理的同时,应建立健全医保结余留用资金激励机制,以持续激励策略全方位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公立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要及时掌握集采中药品及医用耗材的供应、采购和使用等情况,狠抓落实,确保药品及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从而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集采药品及医用耗材的降价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