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冀1954年于福建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56年作为优秀人才选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先后随著名中医冉雪峰、蒲辅周和岳美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中医基础,由此开启了他在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开拓和创新发展之路。
他率先主持制定了血瘀证的国内外标准、冠心病血瘀证标准以及稳定型心绞痛的辨证诊断量化标准,这些标准皆获得了国际认可;系统阐释了血瘀证的科学内涵,并揭示了活血化瘀方药的作用机理。通过结合文献记载与药理研究进展,他对活血化瘀中药进行了和血、活血和破血的现代分类,指导了现代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他还主编系列血瘀证与活血化瘀专著,促进了学术推广。他首倡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冠心病,并创制了冠心Ⅱ号方,主持该方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证明该方可减少心绞痛发作和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心肌缺血;率先针对冠心病介入后再狭窄这一难题开展活血化瘀制剂干预研究,证明可降低再狭窄形成;进行益气活血方药随机对照研究,证明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和介入后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跨世纪两次主持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明宽胸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速效止痛效果不劣于硝酸甘油,且副作用更少,为心绞痛治疗开辟了有效中药途径。在冠心病血瘀理论的基础上,他创新性地提出“因瘀致毒、毒瘀互结、因毒致变”的理论,研制的活血解毒中药显著降低稳定性冠心病的血栓事件;自主创新研发20余种冠心病活血化瘀中药,引领行业发展。
他对清宫原始医案进行系统研究,抢救整理三万多件尘封的清宫原始医药档案,出版了系列清宫医学专著。其中,《清宫医案集成》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这些成果填补了传统中医在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继承方面的空白。他还主持研发清宫八仙糕、寿桃丸、长春丹和龟龄集等清代宫廷新药,使宫廷医药惠及寻常百姓家。
他开创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1978年出版第一本中医老年病学专著《岳美中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经验》,1981年组建第一个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1988年订正评注出版第一部老年医学专著《养老奉亲书》。
他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原常务副总编陈维养一起主持创办中英文版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该杂志的引用频率历年来在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类期刊中名列前茅。英文版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成为国内首个被SCI-E收录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期刊。
他非常重视学科建设,带领团队相继组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病重点实验室、研究室、重点学科、重点专科,以及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他主持带领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学科,是目前国内外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最活跃的临床和科研单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