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冀是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对这一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在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创新研究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中西医结合不仅开创了中国的新医学和新药学,而且中医和西医共同关注身体健康和生命保障,符合自然科学的规律和真理。陈可冀所倡导的中西医结合理念,有效地解决了中医和西医在医学理念和科学原理上的同频共振问题。
血瘀证是冠心病的主要证候,活血化瘀是其主要治法。陈可冀在活血化瘀法治疗血瘀型冠心病方面的研究,是中西医结合传承与创新的典范,他因此荣获了中医药领域首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他提出的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方法,具有双重诊断、双重治疗、中西药合用的特点,使得诊断清晰化、治疗靶向化、预后精确化,同时深化了经典理论,显著提升了临床疗效。他还创新研制了包括精制冠心片、川芎嗪、宽胸气雾剂、清宫寿桃丸在内的30余种新药,推动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传承方面,一是要传承中医藏象理论,聚焦心主阳气、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二是传承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病因病机是中医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转归规律的认识,证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也是临床辨治的关键;三是传承名老中医经验,包括传承名医思维理念、名医辨证思路和名医用药经验等,特别是要传承陈可冀“辨病辨证相结合”“两补三通”(补益气血、补益脾肾;活血化瘀、芳香温通、通阳宣痹)和“瘀毒理论”(因瘀致毒、毒瘀互结、因毒致虚、因毒致变)的学术思想。
在创新方面,要把握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用现代科学方法解读中医药学原理,二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针对冠心病的最新病理环节进行创新。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病理机制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自噬、微血管内皮损伤、血浆白蛋白渗漏、能量代谢异常、侧支循环不良、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出血和血栓形成等多个方面。必须通过多环节、多组分整合调节的方法来应对。陈可冀研究发现,活血化瘀法能够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如赤芍提取物中的没食子酸丙酯可以升高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中NO的释放水平、eNOS的表达水平以及SOD和GPx的活性,从而发挥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此外,他还发现活血解毒法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并建立了“瘀毒相关”的系列动物和细胞模型,证实了活血药配伍解毒药抑制炎症、稳定斑块作用优于单纯的活血药,阐释了活血解毒与单纯活血作用机制的差异,并因此荣获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