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一疾病的标准化治疗模式和程序,是一个综合的临床治疗模式,以循证医学为指导,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其核心是将某种疾病(手术)的关键性检查、治疗、护理等活动标准化,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同时控制医疗成本,保证并提高医疗质量。相对于指南,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是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治疗的结果和时间性。
DRG与临床路径的相似性
DRG(诊断相关分组)和临床路径在医疗管理中有着天然的相似性和趋同性。DRG的分组原理是将临床过程相似、资源消耗相近的的病例划分为一组,通过过病组打包预付费,追求“同一病组、同一质量、同一价格”。而临床路径则是针对特定疾疾病,基于循证医学建立的一套标准化诊疗流程,实现诊疗行为的标准化和同质化。
DRG和临床路径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节约医疗资源和降低医疗成本。DRG的按照按病种预付费支付方式强调医院对费用的主动控制,而临床路径通过优化资源消耗和降低诊疗成本,成为医院成本管控的利器。
但是,DRG付费也可能导致医疗质量问题。过分的控费可能导致患者提早出院或医疗服务质量下降,引发医患纠纷。在这种情况下,临床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临床路径为合理诊疗设立了标尺,在控制费用的同时保持医疗质量。在DRG支付模式下,临床路径有助于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并防范DRG可能出现的医疗不足等问题。
DRG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使得医院有了控制成本的动力,而临床路径则给予了其有效支撑。通过深度结合临床路径,医院能够更好地实现控制成本和保障质量。随着更多的案例进入临床路径,有助于科学管理DRG支付方式。
康复科常见的临床路径
康复治疗中存在许多不规范和临床路径中的变异,医生和治疗师往往认为自己没有错误。其原因有:对疾病病理基础、发展阶段、脑损伤后的可塑性和皮质功能重组能力、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神经发育中的运动控制模式和个体差异、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参与康复的积极性、治疗师的主观能动性、运动疲劳耐受试验、康复护理和患者需求的差异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此,需要一个系统规范化的康复医疗模式来解决问题,这就是实行康复临床路径管理的必要性。
美国教学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开展98%,各医院按自己情况逐个开展,最多100多个病种。从2009年开始,我国首批印发了8个病种临床路径,此后每年都发布不同病种、不同级别类别医疗机构的临床路径。2016年12月8日,国家卫计委官网发布了1010个临床路径,其中康复科有11个。2017年6月6日,国家卫计委官网发布了20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共覆盖23个专业,共计1212个临床路径,其中康复科新增9个。
下面是康复科常见疾病康复临床路径的核心内容:
脑出血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已行手术治疗或无手术治疗指征,生命体征稳定。
(二)康复评定。
1.一般情况。包括生命体征,饮食、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
2.康复专科评定。入院后3天内进行初期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进行一次中期评定(大约住院2周左右),出院前进行末期评定。
意识状态的评定,运动功能的评定,感觉功能的评定,言语功能的评定,吞咽功能的评定,认知功能的评定,精神、情感、心理状态的评定,膀胱及直肠功能的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临床常规治疗。
2. 康复治疗:(1)体位摆放与处理,(2)意识障碍处理,(3)运动治疗,(4)作业治疗,(5)物理因子治疗,(6)认知功能训练,(7)言语治疗,(8)吞咽治疗,(9)矫形器具及其他辅助器具装配与训练,(10)心理行为治疗,(11)中医治疗,(12)痉挛处理。
3.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感染的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压疮的治疗,异位骨化的治疗,其它如骨质疏松、关节挛缩。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21-28天。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脑出血。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控制良好、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科临床处理已结束,且存在需要康复治疗的功能障碍。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4)心电图检查。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CTA、MRA或DSA,心、肺功能检查,超声检查:心脏、血管、腹部等。
肢体骨折术后康复临床路径标准
(一)适用对象。
第一临床诊断为肢体骨折,且已行手术治疗。
(二)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疼痛、肿胀、运动障碍(4)感觉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是确定骨折部位、程度及骨折类型的常规检查。
(三)康复评定。
入院后3天内进行初期康复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于4-15天左右,进行一次中期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评定。评定内容包括:1、骨折愈合情况,2、关节活动范围的评定,3、肌力评定,4、肢体长度及围径的评定,5、感觉功能的评定,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物理因子治疗,运动疗法,手法治疗,作业治疗,矫形器与其他辅助器具的装配与使用。
(五)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六)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肢体骨折术后,骨科明确诊断,且已行手术治疗。
2.病情稳定,有康复治疗需求,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七)住院期间检查项目(可根据患者近一月内的检查化验结果进行选择)。
1.必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相应部位血管彩超;(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5)心电图检查。
2.可选项目:肌电图检查。
(八)康复方案。
1. 临床常规治疗,2.康复治疗 (1)体位摆放 (2)物理因子治疗③运动疗法(3)手法治疗(4)矫形器与其他辅助器具的使用 (5)作业治疗。
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脊髓损伤(ICD-10:T09.300)。
(二)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自主神经障碍、疼痛、呼吸功能障碍、循环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体温调节障碍、二便功能障碍、心理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等。
2.影像学检查:CT、MRI发现的相应脊髓病变或损伤表现。
(三)康复评定。
1.一般情况。包括生命体征,大小便等基本情况,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2.康复专科评定。损伤程度分类、躯体功能分类、损伤平面与功能预后、神经损伤平面评定、疼痛评定、循环功能、呼吸功能、吞咽功能、膀胱与肠功能评定、心理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职业能力、社会能力评定。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1.临床常规治疗。康复治疗:(1)体位摆放与处理(2)呼吸训练(3)运动与作业活动训练(4)物理因子治疗(5)佩戴矫形器具及其他辅助器具训练(6)神经源性膀胱处理(7)神经源性肠处理(8)痉挛处理(9)疼痛处理(10)心理治疗(11)中医治疗 。
2.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感染的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压疮的治疗,异位骨化的治疗,其它并发症的防治:如骨质疏松症、关节挛缩、体位性低血压等的康复。上述并发症,根据需要请专科会诊治疗,必要时转科行专科诊疗。
(五)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21-28天。
(六)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T09.300脊髓损伤编码。
2.(1)生命体征平稳。(2)骨科或神经外科专科处理结束,脊柱基本稳定。(3)脊髓损伤相关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平稳。(4)接受系统康复诊疗后仍存在功能障碍,需继续住院康复治疗。无严重肺部感染、呼吸功能障碍、泌尿系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或以上并发症已得到较好控制。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七)住院期间辅助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①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②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③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④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脊柱X线、脊髓CT、核磁共振(MRI)(2)肌电图(3)双下肢/髋关节X片,或骨密度(4)尿液分析、尿液培养及药物敏感(5)尿量、残余尿量,膀胱压力与容量,尿动力学检查(6)心、肺功能检查。(7)腹部、泌尿系统、血管超声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M51.202)。
(二)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1)腰背部及下肢疼痛,(2)运动功能障碍,(3)神经功能障碍,(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2.影像学检查:腰椎X线平片、CT扫描或MRI检查。
(三)康复评定。
分别于入院后1~3天进行初期康复评定,入院后78天进行中期康复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康复评定。内容包括:1.临床一般情况评定;2.康复专科评定:疼痛评定、腰椎及下肢活动范围评定、肌力评定、神经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1.临床一般治疗。
2.康复治疗:物理因子治疗、腰椎牵引、手法、运动治疗、矫形器等辅助器具装配、注射治疗、中医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健康教育。
(五)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六)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51.202;2.如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七)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腰椎正侧位X片;(5)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及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腰椎动力位片、左右斜位片;(2)腰椎MRI或CT;(3)肌电图检查。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临床诊断为周围神经损伤。
(二)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1)运动功能障碍 (2)感觉功能障碍;2.肌电图检查证据。
(三)康复评定。
入院后3天内进行初期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住院4-15天进行一次中期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评定。评定内容包括:1、肌力评定,2、感觉功能评定定,3、关节活动范围评。
4、反射检查,5、神经干叩击试验,7、患肢周径评定,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1. 临床常规治疗。
2.康复治疗:(1)受累肢体各关节功能位的保持,(2)受累肢体各关节的主、被动运动,(3)物理因子治疗,(4)肌力训练,(5)作业治疗,(6)感觉训练。
(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周围神经损伤。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骨科或神经科临床处理已结束,且存在需要康复治疗的功能障碍。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查项目:肌电图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心电图检查;(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颈椎病康复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颈椎病。
(二)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颈背上肢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神经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2.影像学检查:颈椎X线平片,CT扫描或MRI检查。
(三)康复评定。
分别于入院后1~3天进行初期康复评定,入院后7~8天进行中期康复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康复评定,评定具体内容如下:临床一般情况评定,康复专科评定、疼痛评定、颈椎及上肢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神经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1.临床常规治疗;2.康复治疗:物理因子治疗,颈椎牵引,手法,运动治疗,矫形器等辅助器具装配,注射治疗,中医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健康教育。
(五)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六)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颈椎病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七)住院辅助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颈椎正侧位X片;(5)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及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颈椎动力位片、左右斜位片;(2)颈椎MRI或CT;(3)肌电图检查。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已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81.52)。
(二)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站立/步行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片显示人工髋关节 。
(三)康复评定。
分别于入院后1-3天进行初期康复评定,入院后9-11天进行中期康复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康复评定。一般临床情况评定;康复专科评定,伤口情况评定,下肢围度评定,下肢血液循环状况评定,髋关节关节活动度评定,下肢肌力评定,转移/负重能力评定,步态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一般临床治疗,康复治疗,安全活动指导与健康教育,物理因子治疗,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转移能力训练,下肢负重训练,步行训练,包括助行器选择与使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常见并发症处理,感染处理,血栓处理,出现骨折、假体脱落、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和严重合并症时需专科会诊与转诊。
(五)标准住院日14-21天。
(六)进入路径标准:1.骨科已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81.52),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和严重合并症;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七)住院期间辅助检查项目。
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4)心电图、胸片;(5)髋关节X线片;(6)下肢静脉血管超声;(7)D二聚体。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肌酶谱、胸片、肺功能、超声心动等。
肱二头肌肌腱损伤和断裂康复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肱二头肌肌腱损伤和断裂。(二头肌长头肌肉和肌腱损伤:(ICD10:S46.1),二头肌其他部位肌肉和肌腱损伤:(ICD10:S46.2))
(二)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1)肱二头肌长头部位疼痛(2)肌腱活动时可触及摩擦感(3)肱二头肌肌腱断裂者可有局部膨隆(4)运动功能障碍;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排除无骨折及局部增生,MRI检查明确肌腱损伤和断裂情况。
(三)康复评定。
分别于入院后1-3天进行初期康复评定,入院后4-15天进行中期康复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康复评定,1.肌力评定,2.关节活动范围评定,3.疼痛评定,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5.社会参与能力评定。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1.肩部支具,体位摆放。2.物理因子治疗。3.关节活动度训练。4.肌力训练。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6.相关药物治疗。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肱二头肌肌腱损伤和断裂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七)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患肩X线片、肌电图、局部超声检查、患肩MRI检查,(2)凝血功能、心肌酶谱、胸片、肺功能、超声心动等。
原发性脊柱侧凸康复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脊柱侧凸(弯)(ICD-10:M41.1)。
(二)诊断依据。
1、症状:(1)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女性较多。(2)脊柱畸形(3)心肺功能(4)脊神经根受挤压或牵拉产生相应症状。 2、体征:(1)双侧肩胛、骨盆、腰凹等处不对称,(2)触诊可见某些节段棘突偏离颈部棘突至臀沟连线;3、影像学检查:站立位脊柱正侧位X线片。
(三)康复评定。
分别于入院后1-3天进行初期康复评定,入院后7-8天进行中期康复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康复评定,1.脊柱姿势 2.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3.肌力评定 4.步行能力评定 5.心肺功能评定 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7.社会参与能力评定。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1.运动疗法:包括矫正体操、不对称爬行、肌力不平衡的矫正训练、姿势训练、矫形器内体操、改善呼吸运动的训练;2.侧方表面电刺激疗法;3.牵引治疗;4.矫形器治疗;5.物理因子治疗;6.作业治疗。
(五)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六)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41.1。2.如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七)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部X线片、心电图、心脏彩超,肺功能检查;(5)骨科X线检查: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像、卧位左右弯曲像、骨盆正位像、全脊柱动力位片(过伸过屈,左侧屈右侧屈)、双下肢X片。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畸形部位脊柱CT扫描+三维重建;(2)MRI检查;(3)脊髓造影及造影后CT检查;(4)神经电生理检查。
踝部韧带损伤康复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踝部韧带损伤。(踝和足水平的关节和韧带脱位、扭伤和劳损(ICD-10:S93);胫腓韧带撕裂(远端) (ICD-10:S93.402);踝内侧副(韧带)损伤(ICD-10:S93.451);跟腓(韧带)扭伤和劳损(ICD-10:S93.452);三角(韧带)扭伤和劳损(ICD-10:S93.453);胫腓远端(韧带)扭伤和劳损(ICD-10:S93.454);距腓(韧带)扭伤和劳损(ICD-10:S93.455);内侧副(韧带)扭伤和劳损(ICD-10:S93.456)。行踝关节韧带修补术(ICD-10:81.94001)、足韧带缝合术(ICD-10:81.94003)、踝韧带缝合术(ICD-10:81.94004))。
(二)诊断依据。
1.踝部外伤史 ,2.症状:疼痛、肿胀, 3.体征:局部压痛,肿胀,前抽屉试验,内外翻应力试验等, 4.辅助检查:踝关节正位/应力位X线片(双侧对比)、踝关节MRI等。
(三)康复评定。
分别于入院后1-3天进行初期康复评定,入院后4-15天进行中期康复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康复评定,1.疼痛评定,2.踝关节活动范围评定,3.踝关节稳定功能评定,4.下肢肌力评定,5.平衡功能评定,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1.制动、踝关节支具的应用,2.运动疗法: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能力训练等,3.物理因子治疗,4.药物治疗:包括抗蛋白酶药、代谢药物、消炎镇痛药、皮质类固醇制剂等。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踝部韧带损伤,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骨科临床处理已结束,且存在需要康复治疗的功能障碍。
(六)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七)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踝关节MRI、踝关节X线、局部超声检查等。
截肢后康复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临床诊断为截肢后,且已行骨科相应处理,生命体征稳定。(肩和上臂创伤性切断(ICD10:S48),前臂创伤性切断(ICD10:S58),腕和手创伤性切断(ICD10:S68),髋和大腿创伤性切断(ICD10:S78),小腿创伤性切断(ICD10:S88),踝和足创伤性切断(ICD10:S98))。
(二)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1)疼痛、肿胀(2)运动障碍(3)感觉障碍(4)关节活动受限(5)截肢相邻关节挛缩畸形,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确定截肢平面及骨残端情况。
(三)康复评定。
入院后3天内进行初期康复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于4-15天进行一次中期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评定。评定内容包括:1、全身状况的评定 ,2、残肢的评定:皮肤情况、残肢畸形、残肢长度及周径、残端形状、残端神经瘤情况,3、残肢疼痛的评定,4、感觉功能的评定,5、肌力评定,6、关节活动度的评定,7、平衡功能评定,8、步态分析(适用于下肢截肢患者穿戴假肢后),9、穿戴临时假肢后的评定(适用于穿戴临时假肢后),10、穿戴正式假肢后的评定(适用于穿戴正式假肢后),1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及参与评定。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体位摆放、物理因子治疗、运动疗法、作业治疗、安装(临时或正式)假肢后的训练、康复护理、心理康复、并发症的处理。
(五)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可根据患者近一月内的检查化验结果进行选择)。
1.必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4)胸片、心电图检查、腹部彩超(5)相关部位X线检查。2.可选项目:残肢MRI或CT、肌电图、局部超声检查等。
(七)康复方案。
1.临床常规治疗 2.康复治疗:(1)术后残端处理:如弹力绷带包扎残端、合理的残肢体位摆放等(2)物理因子治疗(3)运动疗法(4)作业治疗(5)安装(临时或正式)假肢后的训练(6)康复护理(7)心理。
DRG与临床路径的深度结合
在DRG大环境下,康复临床路径需要与之深度结合。保证质量的前提是在临床路径中实施合理的费用控制。为此,医院可以根据DRG的相关要求优化已有康复临床路径,并参考DRG设定的标杆住院日和费用对关键环节进行把控。
同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和优化临床路径,确保医疗质量的同时控制病组总费用。首先,根据DRG要求优化康复临床路径方案,并嵌入医院信息系统。其次,通过系统界面显示费用标准对比,设置预警和提醒,为医生提供诊疗规范和费用控制。最后,对于超标病例,医院需多部门协同分析病历,结合康复临床路径进行优化。
总之,在DRG大环境下建设基于DRG的康复临床路径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投入,并包括各部门协同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临床路径的作用,并调动各部门力量打造与DRG适配的康复临床路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