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一带一路 > 媒体报道
以文化人 厚植校园中医药文化底色
2025.05.26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秉承“励志笃学厚德济生”的校训精神,坚持“学生为本、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精技善能”的育人理念,将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和胶东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作为以文化人的重要资源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打造形成了“红心铸魂,仁心逐梦,匠心育人”的特色文化育人品牌。

  坚持发挥红色革命文化培根铸魂作用,培育“红心向党、医心为民”的中医药技能人才

  学校所在地烟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丰厚。学校坚持深耕红色文化沃土,用烟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来教育人、启迪人、感化人、鼓舞人,引导全体师生“红心铸魂”,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一是首创胶东红色革命文化思政资源库,搜集整理胶东红色革命资料,分成红色革命事迹、红色革命人物、红医故事三部分,共计150个典型案例,让师生从红色革命案例中汲取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二是建立成体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先后在雷神庙战斗遗址、杨子荣纪念馆、胶东红色文化陈列馆、胶东红色医疗事业陈列馆等地共建立20个实践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师生开展现场教学、红色宣讲等活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在师生中代代传承。三是提炼打造“红医”品牌,充分发掘胶东红色革命文化中红色医疗卫生资源,开展“胶东红色医疗史”研究,帮助胶东红色医疗卫生事业陈列馆打造“医心向党红心为民”主题展,挖掘胶东红色医生陈育鸣、曲衍海等感人事迹,将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医药救死扶伤理念深度融合。四是开展系列红色革命教育活动,成立“杏林红”种子班,开展系列红色主题实践研学活动;组织“行走中的思政课”活动,以“走读”的创新方式,将思政课堂延伸至红色教育基地;学生组建的“白衣丹心”乡村振兴支医团入选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精品团队案例。

  坚持发挥中医药文化课程启智润心作用,涵养仁心仁术的医学职业精神

  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与人文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中医药文化课程具有陶冶人、塑造人和培育人的作用,学校通过发挥中医药文化课程启智润心作用,实现学生对名医名家医德医术有效传承。一是强化中医药文化课程育人功能,建立“中医经典+”课程矩阵,将《黄帝内经》等典籍研读与临床思维训练相结合,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中的中医药等特色课程群。二是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建中医五运六气班、虎符铜砭刮痧班、海派悬灸班、中医正骨班、中医经方班、六经学术体系传承班等特色班级,培养特色中医药人才。三是着力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课程思政,实现在知识传授中提升价值引领,先后建成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山东省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示范案例15个,全校300余门课程完成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重构,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使学生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坚定做中医药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四是坚持中医药文化非遗进课堂,创建了省级非遗小儿推拿三字经派传承班,建立了李朝阳非遗特色技艺传承工作室,与鲁南制药集团共建“蒋金星技能大师工作室”,与山东福胶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室”,将非遗与中医药专业深度融合,《非遗中药炮制技术“六位一体”传承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坚持发挥中医药文化平台守正创新作用,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作为学校中医药综合实训基地,拥有八千余件中医药文物,能够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中医药文化的浸润和熏陶,学校充分利用这个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平台,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是将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为以“治未病”为核心的廉政教育资源和以“致中和”为主题的思政教育资源,引导师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涵养家国情怀,锤炼意志品质。二是组织系列中医药文化学术活动。设立“昆嵛讲坛”,邀请名家学者来校学术交流。学校先后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节”“论道昆嵛-中医药养生学术会议”“养马岛中医会议”等活动。三是组织开展齐鲁中医药文化研究,获批立项齐鲁中医药文化研究项目20项,荣获齐鲁中医药文化研究优秀成果奖13项。四是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先后成立了杏林少年班、“小杏仁”中医药文化宣讲队,开展“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活动,组织中医药文化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医博士专家团“中医中药乡村行”等活动。《讲好中医故事,打造杏林宣教品牌》项目荣获教育部第五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5名教师入选山东省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

  坚持发挥中医药文化氛围凝心聚力作用,匠心打造文化特色校园

  坚持以学校历史文化底蕴为基石,以中医药文化为价值指引,着力打造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以“仁和”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通过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和药香、书香、花香、墨香“四化四香”工程,营造美丽、温馨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将中医药文化中的天人观、生命观、疾病观、养生观、道德观以文化墙等形式在学校进行不同角度呈现。利用校园的墙壁、走廊、教室等空间,展示学校的历史文化、办学成果和学生的优秀作品,让校园成为和而不同的交响乐、和合共生的百草园。将校训、校徽等文化元素融入服务场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学校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校园内设立太极湖、十五位名医雕塑、岐黄亭、“大医精诚”文化墙、阴阳太极地面造型、中医药文化长廊、人体生命科学馆等特色文化景观。其中药用植物园种植了胶东地区数十种道地药材,中医药GMP车间(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车间)能生产近百种中药剂型,中药标本馆收藏几代人制作的上千种中药标本,校史馆记载了学校建校以来67年的奋斗历史和瞩目成就……这些人文景观彰显了校园文化底色,让中医药文化育人更加具象化,铸就了学校“校风严谨、教风扎实、学风优良”的育人口碑,学校连续八年荣膺“省级文明单位”,连续四年获得“省级文明校园”,以文化育人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坚持以文化人,用中医药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育人,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树立“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品格,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发光发热。建校以来,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中医药人才10万余名,毕业生以良好的敬业精神、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基础理论、过硬的专业技能深受社会好评。1990级校友刘存志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获评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1980级校友杨福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任福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企业家”等称号;1985级校友岳增辉被评为湖南省“十四五”第一批中医药领军人才、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更有一大批毕业生扎根基层一线,以精湛的医术救死扶伤,以优良的素质服务社会。学校2005级校友王辉扎根海岛守护百姓生命健康十余年,被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评为“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10级校友毕义鹏怀揣梦想走进西部,坚守初心默默奉献,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2011级校友艾乐松走进西部用中医药架起民族团结的“连心桥”,被当地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沙海小郎中”。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