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副主任陈桂娥表示,当前,西部地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中医医院因整体实力不足、在医共体中的功能定位不清等问题,制约了中医药服务体系的协同发展。
为此,她建议,要明确中医医院的核心定位与功能。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中医医院为龙头,在医共体内重点发展中医优势专科,形成区域特色品牌;推动中医医院牵头制定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建立县域中医药数据中心,基于临床数据优化中医药服务模式;强化中西医协同机制,在医共体内建立中西医联合查房、会诊制度。
同时,要推动资源整合下沉,强化基层中医药人才支撑。中医医院牵头建立“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建立县域统一的中药饮片采购平台和质控标准,降低基层用药成本;推广“智慧共享中药房”,实现县域内中药处方流转、代煎配送全覆盖。实施“县管乡用”中医师派驻制度。在政策与制度保障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关于中医治疗方面的医保政策。中医医疗服务按项目付费,探索病种分值付费。建设医共体中医远程会诊平台;开发AI辅助中医诊疗系统,提升基层辨证施治能力。持续推进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开展“中医药文化进基层、进校园、进机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