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医保局推出“医保影像云索引”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保影像云索引”,为每位患者的影像检查文件赋予唯一标识,推动我国医疗机构间的影像信息共享,减少患者重复检查的负担,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医保影像云索引”由5部分组成,包括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人员管理码、检查日期时间代码、检查部位代码、医保医用设备代码和影像存储单位代码。索引确保了影像文件的唯一性和可追溯性,为医疗机构间的检查结果共享互认提供了技术支撑。国家医保局表示,索引的推出将有效减少患者因跨机构就诊而进行的重复检查,减轻患者的经济、时间负担。同时,通过影像信息的云端存储与共享,医疗机构可以更高效地获取患者的检查结果,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北京日报)
2、眼科巨头投资中国上海自建园区
近日,卡尔蔡司宣布,蔡司中国将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购地自建大中华区总部综合园区。该项目占地面积60亩,总基建投资额超6亿元。1999年蔡司作为外资企业入驻保税区。上一财年蔡司大中华区的营收达到创纪录的152亿元人民币,相比10年前增长了6倍。此次投资是蔡司深化本土化战略的重要举措。2024年10月,蔡司光学工业4.0健康视光产业生态圈三期改扩建项目公示,项目总投资近4.3亿元,计划将在中新知识城(广州市黄埔区)现有厂区范围内布局具有前瞻性、现代感及代表性的工业4.0新工厂。(眼未来)
3、湖北为中部地区崛起贡献健康力量
近日,2025年湖北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推动资源向基层、预防和中医倾斜,着力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着力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重点工作,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筑牢健康根基。会议要求,推进医疗资源提质扩容。打造医疗高峰高地,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建强县级医院“龙头”,深入开展“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夯实基层医疗“网底”,2025年,64个县市全部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三医”协同改革机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统筹推进“编制、价格、薪酬、监管+投入”改革任务。(健康报)
4、DeepSeek已在两家医院完成本地化部署
近日,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宣布,DeepSeek已正式落地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昆山生物医学大数据创新应用实验室,并完成本地化部署。据介绍,此次在该实验室“昆医数智医疗大模型平台”部署的DeepSeek推理版底座模型,结合实验室的科研需求,基于实验室参与团队提供的强大算力与技术能力,为实验室提供医疗AI孵化与应用转化的核心支撑,助力实验室加速研发行业大模型和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此前,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也宣布本地化部署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R1。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在构建“一个问诊大模型+N个分诊智能体小模型”的技术架构的基础上,结合DeepSeek在AI大模型、深度学习算法及多模态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并已着手探索AI智能体在医学知识库和智能问答、临床辅助诊断、健康宣教、流程优化、数据驱动决策等场景的创新应用。(大健康派)
5、特朗普削减40亿美元医疗研究“间接”经费
近日,据美国《卫报》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表示,削减40 亿美元将影响建筑物、设备和人员的“间接”资金。特朗普政府正在削减大学、医院和其他科研机构数十亿美元的医学研究经费,减少它们用于支持此类研究的相关费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表示,正在减少拨给机构的“间接”医学研究资金,这将导致每年支出减少 40 亿美元。授予机构的补助金中,只有 15% 可用于相关费用,例如建筑、设备和支持人员。这比 NIH 补助金制度之前允许的金额大幅减少。(医疗器械创新网)
6、ROSA Shoulder系统成功完成机器人辅助肩关节置换手术
近日, ROSA Shoulder系统成功完成机器人辅助肩关节置换手术。该手术由Mayo Clinic的John W. Sperling 完成,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肩关节置换手术在国内并不普及,仅在为数不多的几个中心成规模开展。近年来,肩关节置换术在假体设计、固定技术及治疗效果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是近40年来肩关节重建手术中最具影响力的手术技术之一,其可行性及安全性已被诸多研究所证实,并且手术适应证也从合并肩袖缺损的骨关节炎扩展到肱骨近端骨折及其并发症、肱骨头无菌性坏死、创伤后骨关节炎、肱骨近端肿瘤切除术后等多种情况。全球和中国市场的肩关节置换术也在不断发展。(骨今中外)
7、吉美瑞生获数千万元B+轮融资
近日,吉美瑞生再生医学集团已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投资方为冷杉溪资本,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吉美瑞生旗下相关干细胞产品的临床研发和申报。吉美瑞生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干细胞的人体器官再生医学领域,通过开发创新的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实现人体组织器官的修复、再生和增强。吉美瑞生自主研发的肺部再生医学创新产品REGEND001已相继完成两项Ⅱ期临床研究,分别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其中,COPD最近正在做中期分析,预计今年上半年就会和监管部门启动Ⅲ期临床的沟通交流。(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