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一带一路 > 媒体报道
以改革创新“良方” 打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脉络”
2025.02.06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的重大战略部署。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卫生健康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改革之力为中医药发展赋能增效,全力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黄埔示范”。

  一是坚持以改促效,探索中医药发展全新模式。聚焦中医药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全力探索构建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和有效模式。创新中医药“1369”工程体系。在全省创新提出中医药事业产业“1369”发展思路,构建高品质中医药服务体系、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三大体系,推进名企、名院、名医、名馆、名药、名品“六名”工程建设,落地黄埔区名中医馆、智慧中医体系、黄埔杏林创新谷等九大项目。创新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建成以区中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点”,中医门诊部、诊所为“补充”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2024年,全区中医药诊疗占比达到40%,实现全区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中医馆覆盖率100%,6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覆盖率100%。创新中医药发展政策保障体系。精准“把脉”中医药发展,推出全国首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医药产业专项扶持政策——“中医药10条”,在鼓励中医药成果产业化、建设中医药智能装备创新高地、鼓励基金投资等方面提出多个国内首创、全国领先的突破性政策,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二是坚持以改促研,激活中医药发展科研活力。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研发适配国人体质的创新中医方药,加速中医药研发和转化。优化中医药科研创新生态。建立“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针灸研究中心黄埔分中心”,投资22亿,高标准建设“黄埔杏林创新谷”。区中医院“基于机器学习的靳三针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疗效预测及机制研究”荣获广州地区中医药重大科技项目青年项目立项,成为唯一获此立项的区级单位。探索中医药人才引育模式。首创“名中医特聘—坐诊—师承”三位一体模式,建设首个“黄埔名中医馆”。柔性引进12名国家、省名中医坐诊,提供“一站式”高层次中医药服务,让居民实现家门口看名中医。创新中医药产品开发策略。融合“名老中医+科学家”的智慧,推动“传统中医药+新型应用材料”组合,助力区内中医药企业成功研发天麻、石斛、轻养生等系列特色产品,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拓展中医药生活化应用市场,成为黄埔区中医药产业的一张新名片。

  三是坚持以改促融,开拓中医药发展多元格局。加强中医药资源保护利用和创新转化,积极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态,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中医药发展文旅模式。携手万科集团,以融德里历史文化街区为中心,连接龟山公园、扶胥运河连通等观光线,大力发展“中医药+文旅+商业”模式,打造集健康养生、文化传承、医药展览、文旅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小镇。创新中医药发展康养服务。精准聚焦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积极推动医康养融合发展,促进中医药资源与养老服务衔接。创新中医药发展应用场景。遴选一批兼具创新特质和市场潜力的区内中医药企业产品,入驻医疗机构展示宣传,助力区内中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全区集聚中药企业23家,其中9家产值超亿元,2024年规上工业产值达80亿元,获批中药文号480件,数量居全市之首。

  四是坚持以改促承,创新中医药发展传承路径。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让中医药走向基层,融入寻常百姓生活,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创新“医校”联动模式。遴选9所中医药示范校,制定“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精心策划“播种、护苗、培根”三部曲,打造一批“能学易懂”的中医药科普课程。创新“共商共办”工作模式。打造共联、共商、共办合作模式,携手区内各职能部门、企业、医院、学校成功举办黄埔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签约合作项目20个,探索出了一条“巧借资源、共享共担、互助多赢”的实践路径,妥善解决了严控财政支出与办好民生实事的矛盾,真正做到了“花小钱办大事办实事”,被《黄埔信息》专题推广介绍。创新中医药产融合推广路径。开创性举办广州首个中医药文化集市,精心搭建集企业、医疗机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民众于一体的“四位一体”交流互动大平台,汇聚30余家医疗机构和企业,10多位来自国家、省级的名中医专家亲临现场坐诊、讲学,活动累计吸引接待群众8万余人次,集市营业收入达80万元,获得省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取得企业踊跃参与、民众广泛满意的良好成效,全区形成“爱中医、信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新风尚。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