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文化 > 医药典故
小医简 大药方
2025.02.05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昌明。岐伯医学、皇甫谧针灸医学、敦煌医学等构成了甘肃古代医学的“根脉”,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1972年兴修水利时,在河西走廊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柏树镇下五畦村旱滩坡,村民王泽发发现了一座东汉古墓。该墓出土医药简牍92枚,其中简78枚、牍14枚,是简牍学中最有保存和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之一。特别是在研究中国古代医药学方面具有十分珍贵的价值。医简出土于武威,著书于汉代,因此被称为“武威汉代医简”。

  武威汉代医简记载了植物、动物和矿物药100余种,治疗方剂30余首,内容涵盖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针灸和其他领域,是以介绍中医药方剂为主的珍贵史料,其中大部分列出了方剂的名称、病名或药物、服药方法及用药禁忌等。在方剂剂型方面,记载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滴剂、栓剂等。在用药方法上,记载有如米汁饮、酒饮、豉汁饮等内服法。有如敷目、塞耳、灌鼻、塞鼻、涂之等外治法。在针灸学方面,简牍记载了用针方法及禁忌等。

  如今,经过众多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武威汉代医简研究》《武威汉代医简注解》《武威汉简医方今用》等专著多部。这些成果得到了文献考古和中医药界的高度认可,成为全方位、深层次展示武威汉代医简理论精髓和临床实践价值的重要文献。

  近年来,据武威汉代医简所载方药研制的“袪寒逐风合剂”“清热逐风合剂”等院内中药制剂,因疗效确切而在甘肃省调剂使用。“袪寒逐风合剂”被评为“陇药名方”。随着这些古方在现代临床的应用,“武威汉代医简”这颗璀璨明珠,必将惠泽今天的人们。(郑访江 张宏武 甘肃省中医院)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