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文化 > 医药典故
从“甘之如荠”说起
2024.11.29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甘之如荠,意思是像吃了先苦后甜的荠菜一样内心很高兴、愉悦。比喻做愿意的事情,虽然受了苦,心里也很甜美。出自《诗经·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荠菜,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我国自古就有食用野生荠菜的习惯。《本草经集注》云“荠类又多,此是今人可食者,叶作菹羹亦佳。”苏东坡更是称赞荠菜“惟有天然之珍,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

  荠菜,《诗经》称“荠”,《本草纲目》谓“荠生济泽,故谓之荠”,嫩苗供蔬食,因有荠菜之称。《物美相感志》言“三月三日收荠菜花”。三月三日即上巳日,故荠菜又名上巳菜,民间也有“到了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美谈。其果实呈倒三角形,似菱角,故荠菜俗称“菱角菜”“三角菜”。民间常用荠菜作药枕,故又称枕头草。荠菜可治久痢,因而得名净肠草。

  荠菜入药始见于《名医别录》,列为上品,言“主利肝气,和中”。春季花开时采收,《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9年版)》等收载为“荠菜”,《天津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8年版)》等收载为“荠菜花”。其性凉,味甘、淡,归肝、脾、膀胱经,有清热利湿、平肝明目、凉血止血、和胃消滞的功效,《本草纲目》言其“明目,益胃”。现代临床用于治疗肾炎水肿、尿痛、尿血、便血、月经过多、目赤肿痛、小儿乳滞、腹泻、痢疾、高血压病等症。《滇南本草》有用荠菜煮鸡蛋吃治肺热咳嗽的记载。中成药补血调经片、参七乳泰片皆有用荠菜组方入药。

  荠菜含有氨基酸、多糖、黄酮类、蛋白质、胡萝卜素、胆碱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荠菜有类似麦角的作用,对动物子宫或肠管均有显著收缩作用。荠菜中含荠菜酸,是有效的止血成分,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

  “嫩斸苔边绿,甘包雪裹春。”宋代洪咨夔只能春来食“荠馄饨”,如今的我们却是四季皆可品。(邓力 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