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超72%村卫生室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近日,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提高群众参保获得感。国家医保局要求,各地按照“创造条件、优化流程、加强调度、应纳尽纳”的原则,加快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确保2024年底前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及时纳入医保结算范围,确保医保服务“村村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医购药。截至2024年4月,全国正常营业的村卫生室有58万家,其中10万家纳入医保单独定点范围,还有32万家村卫生室采取“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全国超72%的村卫生室已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国家医保局)
2、上海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主动召回实施指南
近日,为指导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做好医疗器械主动召回工作,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上海市医疗器械主动召回实施指南》。要求注册人应建立并执行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制度,主动识别产品缺陷,积极采用召回措施,纠正产品缺陷,控制缺陷产品风险。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制度,根据注册人的召回通知要求配合处置相关产品召回,包括填写《客户确认函》,以明确知悉召回通知函中信息和确认库存中没有受影响的召回产品等。应当与召回企业保持良好沟通,配合提供上市后不良事件、投诉或产品追溯等信息。(上海药监局)
3、北京药监局举办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后监管风险会商
近日,北京市药监局邀请国家药监局在北京品驰医疗共同开展国家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后监管风险会商,同步开展有源植入医疗器械监管培训。与会人员围绕神经调控产品的原理、应用实际、产品创新点,以及企业在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检测、审评、监管、监测等角度进行了全面、深入研判,重点从原材料采购、工艺管理、质量控制、用户培训等方面查找监管风险,同时研提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着力强化靶向监管。在随后的实地培训中,相关行业领域专家围绕脑机接口、神经调控等前沿技术,重点介绍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及技术应用实际,还结合监管需求,就神经调控类产品的关键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讲解,与会人员还对企业进行了实地观摩。(北京药监局)
4、陕西联盟心脏起搏器带量接续申报启动
近日,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省际联盟心脏起搏器协议期满接续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申报时间为8月29日-9月4日17:00,8月29日14:30-16:00将召开文件解读会。与意见稿相比,规则上无变化。本次联盟阵容与2021年陕西牵头的起搏器联盟一致,共计8省:陕西、湖南、广西、海南、甘肃、宁夏、新疆、新疆兵团。采购主体包括联盟地区开展心脏起搏器手术的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及自愿参加的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将采用“带量联动、双向选择”完成续采,采购周期为3年。本次采购品种为双腔起搏器,按照功能属性分为三组—全身兼容MRI、非全身兼容MRI、非兼容MRI。(创新医疗器械网)
5、上海临港新片区新一轮支持政策文件发布
近日,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设立五周年之际,上海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进一步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的若干意见》,该支持政策文件共5个方面16项政策措施。包括全面提升数据产业国际竞争力、激发金融创新动能活力、加大海内外人才集聚力度、围绕人才需求优化住房政策等措施,更好集聚利用全球高端和新型要素资源。提出汇聚优质科技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增强科技金融服务支撑等3项政策措施,构建全链条全过程科技创新体系。打造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布局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点产业。(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