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一带一路 > 媒体报道
持续推动优质中医资源扩容提质
2024.07.2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近年来,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甘肃省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精神,紧紧围绕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作用,坚持高位联动、多措并举加强省级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康复中心、治未病中心和特色优势专科(以下简称“三中心一专科”)建设,有力促进中医专科服务能力提升,不断推动优质中医资源扩容提质。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突出高位推动。印发《甘肃省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对优化中医机构服务模式、推动优质中医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树立中医专科品牌意识、强化专科专病建设等进行总体部署,重点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工程,加强省级层面科学谋划,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三中心一专科”,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高位推动优质中医资源扩容提质。

  二是细化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内容。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组织专家多次研究讨论、调研论证,印发《甘肃省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建设标准(2021版)》《甘肃省中医康复中心建设标准(2021版)》《甘肃省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标准(2021版)》《甘肃省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标准(2021版)》,规范“三中心一专科”建设的基本条件、人才队伍、服务能力、创新引领、科研教学、组织管理,围绕治未病、心脑血管、肿瘤、骨伤、妇科、儿科、康复等优势专业、优势病种,改善业务用房条件,优化功能布局,强化设施设备配置,加强中医综合治疗区(室)、治未病和康复服务区建设,提供融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全链条的中医药服务,提升中医诊疗能力和临床疗效,努力将“三中心一专科”打造成为基础设施健全、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能够带动医院发展的“龙头”科室。目前,2家省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13个专科(技术)联盟,市县级中医类医院牵头组建21个本地区专科(技术)联盟,专科联盟牵头单位委派中级及以上职称、有丰富临床和管理经验的医师40多人次,担任基层联盟单位科室主任,组建优质医护团队,开展携手共发展服务基层系列活动100多场,面向基层医疗机构举办培训班50余期,培训基层医疗机构业务骨干2000余名。

  三是优化功能布局,增强辐射带动。按照“突出特色、择优选拔”工作思路,根据疾病发病率和地区、人群分布、医院发展前景、科室特色,依托医疗水平高、区域影响力大、发展积极性高的中医医院,围绕中医药在治未病、医疗、康复中的特色优势,在省级中医医疗机构、河西片区、陇中片区、陇东南片区、民族地区遴选建设省级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15个、中医康复中心6个、中医治未病中心6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100个,不断优化区域均衡布局,重点加强业务用房建设、医学装备购置、信息化和科研平台建设,建立远程医疗和教学平台,使其具备区域中心所要求的技术水平、人才储备、临床教学和科研能力,切实发挥区域中医服务体系“排头兵”作用,扩大优质中医资源辐射覆盖范围,缩小区域、城乡差距,推动普通危急重症、疑难病症和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在区域内得到解决。通过近三年的努力,省级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中医康复中心、中医特色优势专科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平均门诊中药处方占比达74.3%,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比达38.4%,出院患者应用中药饮片人次占比达76.8%。平均门诊、住院中医综合治疗率达90.3%,平均配备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比76.8%,平均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近30项,很好满足了群众就近享有高水平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四是深化人才培养,提升科研能力。坚持把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组织开展中医经典之伤寒论知识大赛、中药调剂职业技能竞赛,307人通过2023年度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考核,每千人卫生医疗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0.78人,居全国前列。完成4家规范化中医类住院医师和3家标准化中医类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招收595人,获批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19项,评选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149项,积极通过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中医药人才结构布局逐步优化,基层人才供给持续扩大。获评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6名,省级名中医299名,岐黄学者和青年岐黄学者5名,建设国家级、省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95个,学术团队中培养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全国西学中骨干人才、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等骨干人才34名,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均衡发展的专科发展人才队伍体系。建成省级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医学中心1个,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省级科研课题、地市级科研课题4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新开发院内中药制剂2个并获药监部门备案,其中1个院内中药制剂获得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批准,6种康复和肿瘤医疗护理器具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着力促进“处方”向“制剂”转化、“制剂”向“新药”转化,不断打造陇药优势品种。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