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观察 > 观点
观点 | 用体系建设破解医疗资源配置难题
2024.06.23来源:中国卫生杂志

  从富庶的成都平原经济区到地广人稀的三州地区,从国家顶尖医学中心到 “留不住人”的县医院,复杂的地理、交通、气候、民族等因素交融,造就了四川省独特的医疗卫生生态。用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冰的话来说,四川的医疗卫生格局就如同整个中国的缩影。日前,《中国卫生》杂志对李冰进行专访,看四川省如何整合资源,构建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新格局。

  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

  中国卫生:四川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医疗服务省份。在医疗资源布局方面,四川呈现怎样的特点?具有哪些优势和短板?

  李冰:在四川48.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既有年门诊量近千万的国内顶尖大医院,也有海拔4200多米、生存举步维艰的县级医院。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全省已实现村村通马路,除阿坝和甘孜州,其余19个市州均已通高铁。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大大增强,带来了居民就医路径的变化。

  一方面,四川医疗资源总量大,全省的医院数、公立医院数、三级医院数分别位居全国第3、第5、第1位,每千人口床位数、卫技人员总数分别位居全国第3、第5位,是名副其实的医疗资源、服务供给大省。另一方面,全省59%的三甲综合医院集中在成都平原经济区,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占全省地域面积的61.3%,但仅有17家三级医院。全省共20家县医院未达到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基本标准,其中三州地区18家(阿坝州3家,甘孜州13家,凉山州2家),占比达90%。作为农业大省,四川全省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突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总体呈现“小、散、弱”的特点。

  一方面,四川依托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川、省属高水平医疗机构,先后获批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区域(西南)医疗中心,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建成2个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和52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优质资源的体制扩容上不断突破。另一方面,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已设置的13类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四川仅获批1个国家医学中心和1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在国家层面已建和尚在筹建中的质控中心里,仅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被纳入国家质控中心筹建单位范围。医疗资源总量大,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且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地区,这是四川医疗资源分布最大的特点。

  构建“顶天立地”医疗服务网

  中国卫生:基于四川的独特省情,如何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与均衡布局?

  李冰:四川省内不同地区的医疗资源数量和质量落差很大,基于这种落差,四川省卫生健康委正在通过实施“顶天立地”工程,构建一套符合省情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种“顶天立地”的医疗服务体系就像一张保护网让不论身在省内哪个地方的居民,都能够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适宜的医疗服务。

  一是在顶层资源创建上求突破。

  聚焦重点项目,扩大国家层面优质医疗资源容量。截至目前,四川省已获批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区域(西南)医疗中心和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入选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单位,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入选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项目储备库。实施临床重点专科扩容惠民行动和培优提质工程,争创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8个。聚焦规划统筹,做大省级层面优质医疗资源总量。四川围绕“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目标,出台《四川省“十四五”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在全省范围内规划设置3个省医学中心,分成都、川东、川西、川南、川北五大片区设置50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聚焦协同共建,提高市域层面优质医疗资源质量。2023年12月,四川印发《四川省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全面推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六一体管理”“六协同共享”机制。推进成都、自贡、攀枝花3个国家级和泸州、德阳、绵阳等11个省级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统筹推进专科联盟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建立专科联盟713个,其中川渝专科联盟147个,覆盖900余家医疗机构。

  二是在县域服务能力上下功夫。

  四川省大力实施县医院能力提升工程。全省160家县医院中,140家县医院达到基本标准,占比87.5%;92家县医院达到推荐标准,占比5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印发《四川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八统一”管理指导意见》,县域医共体实行编制、岗位、人员、经费、管理、财务、药物、信息“八统一”,从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4个维度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由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深入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和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每年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39个欠发达县等重点地区选派900余名专家人才。2023年,50家受扶县人民医院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手术台次、三四级手术占比分别提升11.91%、19.04%、7.14%、5.14%。

  三是在基层能力建设上出实招。

  四川出台《四川省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指南(试行)》,从占地面积、业务用房、科室设置、人才结构等9个方面,推动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成县域的医疗救治、急诊急救、人才培训、技术指导和公共卫生示范“五大中心”。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302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实施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每年向脱贫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地区选派5000余名医疗专家开展对口支援,促进人才、技术、管理、服务下沉乡村。

  破解9字难题,提升患者体验

  中国卫生:近年来,四川省医疗机构门诊患者满意度、职工满意度在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排名前列。成绩的背后,四川省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李冰:提升患者看病就医的满意度,实际上就是要解决9个字的问题,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就是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引导居民有序就医。四川省卫生健康委聚焦提质扩容,推出了四项重点举措。

  举措一是中央在川医疗机构和委直属医院通过领办、托管等方式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医疗同质化发展。

  举措二是通过建设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优化优质医疗资源配置和可及性。重点推进基层、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市县覆盖率达100%,牵头单位主动使用省“5G+医疗健康”远程专网开展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教学、远程监护等。

  举措三是依托东西部协作,推进全省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履行帮扶医院主责作用,提高县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2022年6月以来,来自浙江和省内相关市(县)92家医院的603名骨干组团帮扶四川省50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

  举措四是建好家门口的医疗服务网点。以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为抓手,推动有限的医疗资源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中心镇卫生院聚集,扩大单体卫生院规模,辐射带动周边片区的乡镇卫生院。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302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和4618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破解看病贵的问题,四川省卫生健康委聚焦稳价惠民,完善四项重点机制,进一步减轻人民群众经济负担。机制一是实施医疗费用控制行动,建立医疗费用季度、年度分析通报制度。机制二是利用医疗“三监管”平台监控高值医用耗材、药品使用情况,先后于2019年和2023年下发省级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根据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制定本机构目录,加强相关药品临床应用管理和监测。机制三是积极配合医保部门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机制四是进一步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2023年1月至今年3月,全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851.95万例次,累计为患者节约费用7.75亿元。

  为解决看病烦的问题,四川省卫生健康委聚焦和谐就医,深化两项重点行动,进一步改善就医体验。行动一是印发《四川省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将改善医疗服务工作纳入“2024年四川省卫生健康十大行动”“四川省2024年卫生健康重大改革创新揭榜攻关重点项目”统筹推进,在患者诊前、诊中、诊后全链条中做实做细,推动患者就医全流程体验提升。成都、德阳、内江、泸州等地积极开展“一次挂号管三天”试点,解决部分三日内复诊及有相关并发症患者重复挂号的烦恼。绵阳市开展全省首个区域性信用就医项目,截至2024年3月,覆盖绵阳市12家市、县级医疗机构,累计使用4万余人次,覆盖全年龄段人群,签约用户就诊缴费时间缩短60%以上。行动二是在全省范围开展以“强基础、提质量、促发展”为主题的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互联网+护理服务”、智慧护理、老年人居家医疗护理等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涌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实现全覆盖,护士执业环境测评得分连续7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27家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和老年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护士与服务对象满意度均超过98%。

  中国卫生:下一步,四川将如何规划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李冰:围绕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川省下一步将全力推进五大行动:一是全力实施医疗服务现代化行动,二是全力实施医疗体系整合化行动,三是全力实施医疗服务优质化行动,四是全力实施医疗管理精细化行动,五是全力实施行业治理规范化行动。

  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福祉要求,更是每一个卫生健康人应尽之责、应有之义、应作之为。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