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医院而言,高质量发展是生存之本、必由之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高效运转”促“高质发展”。而高效运转的关键是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制度。
当下,医院管理的内容在以医疗质量安全为主题的技术管理和以患者满意度为主题的服务管理之上,新增了以资源高效使用为主题的运营管理,医院和各临床科室面临着新课题。
如何破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唐学文用医院近年来的创新举措和实践探索了一条“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的实用路径。
创建八大管理体系,推动医院高效运转
2021年,巴南区人民医院调研、分析了医院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对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总结提炼形成了“党建文化、运营管理、学科建设、医学创新、医疗质量、考核评价、人才培养、运行保障”八大管理体系,旨在通过2年的系统建设,形成层级分明、职责分明、权责分明的管理体系,推动医院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筑牢医院高质量发展基石。
同年,医院成立运营办公室,建立“运营管理指导委员会—总会计师—运营管理办公室—专科运营秘书”四级运营管理架构。依据“控成本、调结构、提效率、保基本、挖潜力、开新源”原则,以预算为抓手、成本为依托、绩效为杠杆,深入落实医院运营过程的评估、控制、优化和评价,组织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医院高效运转。
“医院坚持‘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的治院理念,为患者救治、医院发展提供保证。” 唐学文说。
以高标准建设医院,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服务
巴南区人民医院所在的区域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医院承担着巴南区及周边区县近150万人口的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巴南区拥有极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区域内多条快速路和轨道交通线路使巴南区与重庆主城区及其他重要城市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以高标准建设医院,以高质量管理带动全院医疗服务水平提升,让周边九成患者愿意留在医院,切实解决居民就近就医的问题?唐学文和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全院具体实施了一系列方案。
一是推行综合目标考核及评价,提升管理效能。
以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抓手,实施“八大管理体系建设”。推行综合目标考核,因“科”制宜、精准施策,创新“一科一表”形式,对各科室实施“月考核+季度考核+年考核”的全过程管理。每年对照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重要政策和方针,优化考核指标和流程,发挥指挥棒作用,开展“职能部门重点工作效能评价”,采用“逐条评价、奖惩对等、完成加分”等考核办法,提升职能科室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落实院长行政查房制度,研究科室管理、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为科室发展把诊问脉。以服务临床为中心,不断深化领导干部和职能科室联系临床制度的落实,持续完善临床与职能科室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为临床科室排忧解难。
二是完善人事制度,“引培并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医院制定《工勤人员管理办法》《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招录聘用管理办法》等,做好用人制度建设。推行《科室人员配置标准》,完善人力资源紧急调配机制。建立以实绩考评为重点的职称评聘制度,医、护、技、管分类评聘,将急诊科轮转、担任住院总、援藏帮扶、进修提高等管理难点形成量化指标考核,构建良性竞争环境。贯彻落实“人才兴院”战略,推动优质、高层次人才引进,在2023年柔性引进知名专家6名、博士6名、学科带头人2名,培养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2名,同时创建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
这些管理办法极大调动了重点人才、关键岗位和特殊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医院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医院因此被巴南区委授予全区人才工作示范单位。
三是先行先试,推动薪酬改革成为样板。
医院按照“强化公益性、调动积极性、提升效率性”的要求,率先试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提出“四个有利于”的工作方针和“四个不低于”的工作目标,建立“1+4”绩效分配核算体系,坚持绩效改革的正确导向。其中,1个总方案确定了制度改革的总体构架、组织形式和分配核算原则;4个具体实施方案分别从效率质量、目标任务、个人履职、创优争先效果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四是建立运行管理体系,提高服务效率。
围绕临床工作建立后勤综合服务平台,临床一线的网络、基建等问题得以一键报修、统一调度,后勤服务的响应能够实时监控、及时调度。全面梳理后勤保障职能职责,建立总务、基建、信息、设备、宣教、药剂、保卫七大运行管理体系框架,以满足医疗服务流程需要为目标修改新增工作制度、规范、流程、预案等700余个。
此外,医院还完成直线加速器、MRI(磁共振成像)、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高端四维彩超、碎石机等大型设备购置及安装调试,运用耗材管理软件实行扫描管理预入库,做好手术室、介入室、内镜中心等重点科室的高值耗材溯源管理。
“归根结底,医院设立和推行一系列提升服务效率的标准和办法,其围绕的中心点都是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和更优质的服务。”唐学文强调,“竭尽全力去帮助患者”,这是深植在每一位医院员工内心的理念和文化。而制度的建立,最终也是为了理念的落地。
依托大学附属医院平台,建设医教协同新高地
2022年2月,巴南区人民医院华丽转身,成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唐学文介绍,医院此举旨在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建设医教协同新高地,提供一流临床服务,开展一流医学科学研究,培养一流医学人才。
“一方面,医院可以借此和大学共享教育资源,构建更加完善和健全的医学教育体系,为培养、引进更多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机会;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医教研合作,依托共享实验室、图书馆、科研项目等资源,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以教学促进临床,以临床推动科研,再以科研滋养教学工作。” 唐学文表示,成为大学附属医院以来,巴南区人民医院在相关工作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医院不断加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设力度,打造科研“蓄水池”;在重庆医科大学成功申报运营管理微专业,并完成师资队伍筹建和课程体系建设,其教学成果获重庆医科大学肯定,微专业写入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蓝皮书(2021—2023年),提升了医院本科教学水平。2023年,医院已完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2人,在职研究生招生15人,新增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这标志着,我院人才培养工作完成了从本科实习教学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转变。” 唐学文说。
高质量发展体现的是新形势下的发展理念,其内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巴南区人民医院在精细化管理、学科建设、技术提升、医教研协同等方面所作的创新举措为进一步丰富服务内涵、建设高水平医院、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