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绩效方案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绩效工资总额预算,下面就分享几中确定绩效工资总额预算的方案。
01绩效工资预算需要考虑的因素
绩效工资制度设计通常有按工作量计酬,按服务质量计酬,或按工作绩效取酬的思路等确定绩效工资预算。绩效工资总额预算的确定方式包括:上级部门下达医院绩效工资的控制定额、按照收入总额比例控制法、按照医院支出结构比例法、按照收支结余比例法等,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①根据上一年度医院工作业绩绩效工资水平,充分考虑历年医院工作业绩绩效工资的现实状况。
②医院的经济承受能力,分析医院经济状况,参考医院绩效薪酬规划。
③充分考虑医改持续推进,医院管理思路调整,医院从利益驱动型向公益性转变,对医院绩效工资制度的影响。
④考虑工作业绩绩效工资的增长速度,与医院效益增长的速度的关系比例,增幅是不是协调。
⑤分析同行业薪酬的竞争状况,工作业绩绩效工资处于什么水平,计划达到什么水平。
02工资总额管理
工资总额管理包括公立医院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直接支付给全体员工(在编人员、编外人员)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含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含奖励性补贴、加班补贴)以及国家、省、市规定的津贴补贴。工资额实行年初核定预算、年度监督使用、年终统一结算的管理方式。核定原则以上一年度工资总额为基数,参照医疗增加值的增长比例,当年度收支结余负债情况,在工资增长指导线范围内确定工资总额。
政府控制医院工资总额希望达到的目的是首次分配考虑公平、再次分配考效率,所以宏观控制一定是粗线条,不可能像医院对员工收入分配那样算得细,作为政府部门,最重要的工作是两项:一是科学确定各个不同医院的工资总额,二是制订以医院的绩效考核办法,并以考核结果调整年度工资总额
医院绩效工资预算能够预测由于绩效增长、员工人数的变化及晋升所带来的实际年度人力费用,以及下一年度每个部门每名员工所需支付的绩效工资额,为管理者提供从本年度到下一年度的员工绩效工资分配信息,有利于规划医院绩效管理策略,制定绩效管理的详细计划。因此,绩效工资预算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03绩效工资预算控制方法
①按照医疗收入设定绩效工资总额
结合医疗收入的金额确定绩效工资预算金额,把绩效工资与医院的绩效结合起来,医院的绩效好,员工的绩效工资就可以上升,医院的绩效不好,员工的绩效就下降,防止医院有钱没钱都发绩效,员工干好干坏都领绩效。医院的绩效不仅包括收入,还包括工作量、服务满意度、病人负担水平,通过医院绩效综合评价确定绩效工资提取比例。
例如医院绩效工资总额按照医疗收入预算
医院绩效工资总额预算=医疗收入(扣除药品耗材收入)x@%
②按照医疗增加值设定绩效工资总额
医疗增加值是指业务收入扣除直接变动成本后的金额,也称为收入的含金量。
医院绩效工资预算=(业务收入-业务成本)x@%
③按照收支结余设定绩效工资总额
按照医院收支结余安排绩效工资总额预算,支出部分不含绩效工资,计算医院的收支结余。
医院绩效工资预算=(医疗收入+财政补助基本收入-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其他支出)x@%
④按照支出比例设定绩效工资总额
按照医院支出规模安排绩效工资总额预算,通过医院支出预算,设定绩效工资占比,计算绩效工资预算总额。
医院绩效工资预算=业务支出金额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