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专区 > 健康管理专区 > 妇幼儿健康
当孩子磕碰摔倒时,妈妈的做法将影响孩子一生!
2024.04.17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前几天我带着儿子去公园散步,看到一对母子。宝宝1岁多的样子,还在摇摇晃晃学步,妈妈总是跟在后面。宝宝走着走着,忽然就摔倒了。妈妈赶紧抱起来,对着地面打了好几下,然后很心疼地摸摸孩子的头,抱起宝宝不让他继续学步了。

  看完很是感慨。我记得我儿子1岁左右的时候,已经走得很好了,他学步的时候,经常摔着磕着流血了。那时候他奶奶也是这样,总是第一时间把他抱起来,拍桌子怨地面地哄,我看不下去了,跟她说孩子不要那样教,让他自己站起来继续走,这样宝宝才能更好地学步,性格才会好。他奶奶后面才慢慢地改,所以宝宝走得比同龄人都要好,即便摔倒了也不怕,懂得自己站起来,现在性格也很好,像一个小小的男子汉!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得是孩子摔倒时,不同妈妈的做法↓

  美国妈妈:第一时间不会去把孩子扶起来,而是跟宝宝说“宝贝,勇敢的站起来继续走。”

  俄罗斯妈妈:即便孩子再怎么哭闹,也是很坚定地不去把孩子抱起来,直到孩子自己站起来为止。

  非洲妈妈:不去扶他起来,而是自己做示范,一次次地爬在地上,然后做爬起来或是站起来的动作,直到孩子去模仿妈妈独自爬起来。

  日本妈妈:妈妈会说,“儿子,你再重新走一遍!”于是哭泣的孩子就真的再走了一遍。结果儿子走第二遍时,没有再碰到茶几了。

  中国妈妈:一般都会心疼地抱起宝宝问疼不疼,一边安抚孩子,一边指着桌子说:都是“这个桌子”不好,让俺宝宝摔倒了,妈妈打“这个桌子”给宝宝出气,于是妈妈就使劲地拍打“那把桌子”。有时候孩子也会跟着去打一下桌子,然后就不哭了。

  不同国家的妈妈做法各不相同,但是,外国妈妈都有一个相似点,那就是不打不怨客观的事物,而是鼓励孩子自己在摔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

  而中国妈妈恰巧相反,把孩子摔倒磕碰的责任推在客观的事物上,第一时间把宝宝抱起来哄。

  这种方法好像屡试不爽,但是你造吗,这样会教出一个不负责任的孩子。

  可能有些杠精会说,孩子还小啊,懂什么?等到他大了,自然会懂得那些所谓的道理。况且摔倒本来就很疼了,你还忍心不去抱他起来吗?

  我相信,没有哪个妈妈是不疼爱孩子的,但是看到孩子磕碰到而选择不去扶起来不去打桌子并不是一种冷漠做法,相反是在锻炼孩子的意志。

  因为如果你总是去打桌子怨地面,那么孩子会以为错在桌子地面,而不是他自己。这样下次他还有可能在同一个地方上摔了磕碰到。

  妈妈这样的教育方法还很容易培养儿子推脱责任,不能自我反省的惯性思维。当他慢慢长大,遇到一些挫折时,他不会去寻找自身的原因,而是一味找借口去推脱自己的责任,这样是非常可怕的。

  孩子性格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性格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今天宝宝摔倒了你跟他说是地面的错,他长大后,也会把失败归咎于他人而非自己。

  所以,妈妈们,别以为这是一件小事,别觉得我是危言耸听。从现在开始,当宝宝摔倒了磕碰到了,请不要再去打去怨客观的事物,让宝宝明白是自己的错,并且鼓励宝宝自己站起来,这样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