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一带一路 > 媒体报道
“言传”“身教”加强温病学课程思政教育
2024.01.10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温病学课程一直是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中医专业素养和临床应用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课程中还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有着深远意义。在温病学课程的思政教育中,教师应“言传”“身教”,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以实现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言传”——讲好温病故事

  温病学的研究对象是外感疾病中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包括了种类繁多的急性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因此,温病学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历史。在中医药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众多温病学家勇敢无畏、忘我奉献,他们不畏艰险,与疾病顽强抗争。这些感人事迹成为引导学生树立“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的生动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温病学理论运用到现代医疗实践中,以更好地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言传”——讲好温病故事,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相关理论知识,更要贯穿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关注和尊重,向学生传递医者对患者的关爱和对医学的坚守。

  “身教”——助力全面发展

  温病学属于中医经典课程,但医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科,需要终身学习。每一位医者都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以跟上医学的步伐,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的教育更应如此。因此,教师不止需要“言传”,更要“身教”,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和相关培训、阅读最新的医学文献等方式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态度。

  温病学不但是中医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课程,更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临床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温病学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和技能。只有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将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相结合,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和诊疗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因此,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临床诊疗水平,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投身于医疗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医学誓言,向学生传递救死扶伤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培养出具备高尚医德、技术精湛的中医学人才。

  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有许多疾病尚未被攻克。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才能更好地了解这些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法。因此中医学专业学生还应具备探索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从而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但是这种精神仅靠“言传”,学生很难深刻领会,在温病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身教”优先,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了解医药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思政教育融入温病学课程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作为教师,我们深知“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从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