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一带一路 > 媒体报道
推动中医药在新征程发出“最强音”
2023.11.10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当前,全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各项部署,恰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印发和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四周年,与媒体界朋友们共同探讨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特别是促进新时代中医药文化宣传效能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为肩负新的文化使命贡献中医药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和杰出代表,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在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新征程上,充分挖掘释放中医药的文化价值,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谱写特色篇章,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认识中医药作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价值,中医药与中华文明的内涵相融、气质相通,决定了其成为独一无二的“钥匙”,用好用活这把“钥匙”是我们思考谋划中医药文化宣传工作的关键破题点,要努力把中医药打造成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的窗口。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挖掘中医药蕴含的思想理论价值,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贡献养分。

  二是讲好贯彻落实中央《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故事,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印发和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以来,中医药振兴发展跑出“加速度”,各领域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我们要携手各大媒体,共同讲好中医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增进群众健康福祉故事,紧扣“一切为了人民健康”这一中心,积极传递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的“好声音”,不断释放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正能量”。共同讲好中医药现代化故事,阐述中医药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现代化之路,让中医药现代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亮眼篇章。共同讲好中医药改革探索故事,宣传展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成效,挖掘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成果清单。共同讲好中西医协同发展故事,围绕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讲出制度优势、体制优势、两种医学叠加优势。

  三是加强协同、汇聚合力,着力构建中医药文化宣传事业的大格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做好中医药文化宣传工作迫切需要汇集各方力量。希望与各大媒体深化合作,搭建深层次合作桥梁,传播中医药独特价值和优势;加大创新,积极运用新技术放大中医药声量,推动中医药传播工作焕发出新面貌新气象;改进表达,加大对中医药的内容展示、经验阐释、思想呈现和价值显现等叙事体系建设的挖掘,把中医药的好声音、正能量传得更深、更远、更广。(本文由本报记者根据秦怀金同志在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

  挖掘经典,传承中医药文化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广播新闻采访部副主任 陈秉科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医药文化开始更广泛地融入到群众的生产生活当中。发掘中医药文化精髓,进一步宣传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变得尤为重要。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的第一套广播新闻综合频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聚焦中医药文化领域的专题报道,展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在宣传报道中,从“书籍、技术、方子、人”这四方面着重进行宣传报道。其中,“书籍”指的是医学经典,我们借鉴《典籍里的中国》的节目特色,普及中医典籍里的知识与文化,让受众了解;“技术”指的是中医的医疗技术,突出中医的独到之处,让受众信服;“方子”指的是传统的、经典的名医名方,向受众科普中医治疗的有效案例;“人”指的是名中医,对照“中国之声”下设栏目“先生”,展现名中医的大家风范,打造一个全面立体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模式。

 建议定期组织专业培训

  中国医药报社副总编辑 胡芳

  因为跑口记者需要有专业的中医药知识储备,所以希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能对跑口记者进行必要的中医药知识培训。此外,希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领域发布的重要政策以及行业热点、典型经验、产业动向等,以便于我们随时跟进报道。

 为中医药产业发展鼓与呼

  经济参考报社产经中心主任 王小波

  中医药系统要理直气壮地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鼓与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基础性的作用,事业中有产业,产业中有事业,二者是一体的。希望可以加强中医药产业发展方面的宣传。

 持续推出“千名医师讲中医”栏目

  人民健康医疗运营部主任 李镕君

  第一,加强多语种传播中医药文化。人民网除中文版本外,还拥有7种少数民族语言版本和英、法、俄等15个外文频道。人民网将发挥全媒体、多语种传播优势,做好中医药的对内对外传播报道,讲清讲好中医药故事。

  第二,持续做好“千名医师讲中医”栏目。依托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客户端,持续围绕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开展政策解读、科普培训、专题项目,发挥央媒平台优势,助力中医药守正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其中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合作的“千名医师讲中医”栏目已邀请到44位中医药领域权威专家进行录制,持续系统地传播中医药科普知识和文化。

 打造网友爱看的中医药科普栏目

  央视网新闻中心副总监 李璇

  央视网在中医药方面的科普内容深受网友喜爱。从阅读量上来看,公众比较感兴趣的是中医养生话题,比如近期出品的《没想到桂花的用处这么多》就登上了社交平台热搜榜。此外,央视网对于中医药的宣传报道主要聚焦治未病、临床诊疗和康复等方面。今后我们想在更多的维度上进行中医药文化宣传,在药食同源等方面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网友爱看的中医药科普栏目。通过本次座谈,我们将根据各个线索组织召开新闻策划会,推出更多更加吸引年轻网友观看的精品栏目。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