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练练跪坐术 养出好身体
2023.11.06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秋燥莫忘养阴。入秋后,除了运用各种中药养生茶、食疗等方法滋阴润燥,我们还经常会推荐大家通过打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周翔表示,“树老根先枯,人老脚先衰”,如果把身体比作一棵大树,那么脚跟就似树根,树根茂盛则树木茂盛,故脚跟气血充沛自然身体健康。秋后气温变化频繁,天地间阴阳转换,秋燥和情志的躁动不期而遇,身体在无形中就有了亏耗。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特别的养生方法——跪坐术,一起来练习吧。

  什么是跪坐术?

  唐代以前,古人思考、学习、吃饭都是席地跪坐,人们视其为礼仪,但其中也蕴含了养生之道。现在“促膝交谈”的时代早已远去,人们也习惯了坐凳子,但跪坐术作为一种古人倡导且简单有效的养生导引术,既能帮助人们防燥,又能养肝、补肾、护胃、引血下行,因此可以运用在日常养生中。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里详细记载了跪坐术的方法及功效:“凡学将息人,先须正坐,并膝头、足。初坐,先足趾相对,足跟外扒。坐上,欲安稳,须两足跟向内相对,足趾外扒,坐上。觉闷痛,渐渐举身似款便,坐上。待共两坐相似不痛,始双竖足跟向上,坐上,足趾并反向外。每坐常学。去膀胱内冷,膝冷,两足冷疼,上气腰痛,尽自消适。”周翔表示,原文中提到的“膀胱内冷”即中医所指的下元命门火衰,在临床上常见的表现就是夜尿频多、憋尿困难。因为下焦元阳蒸腾气化不够,因此就会夜尿频多、憋尿不住,而跪坐有益于“引火归元”。

  在深秋,人们会发现吃东西很容易腹胀,这是因为肺气不随胃气下降,上焦不通所致。此时可以在休憩时进行跪坐术,既能使得肺胃之气下降,腑气畅通,又可以升清降浊,开阔心胸。

  跪坐也可以使脊柱中正、胸廓融通。因为人的脊柱上“挂着”五脏六腑,而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不良姿势都对脊柱产生着影响,继而引起其他疾病。针对长期受腰痛困扰的人群,跪坐可以帮助拉伸脊柱、推开尾闾,进而疏通腰部经络。

  《黄帝内经》提到“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跪坐有助于拉伸腿部及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增强下肢的柔韧性,改善血液循环。跪姿还能够有效刺激腿部经穴,尤其是足阳明胃经及胃经上的犊鼻穴、足三里等,从而通经活络,促进消化,帮助阴阳的消长平衡。中医认为“膝为筋之府”,而肝主筋,所以跪膝法也是补肝的方法。

  此外,跪坐时气血沉降,既可以疏通腰部、腿部和脚踝经络气血,又可以调动身体上焦来补给下焦。对于思虑过多,阳热郁于脑府的人群,跪坐还可以帮助引血下行。

  跪坐术要怎么跪?

  跪坐术是有一定讲究的,不可乱跪,姿势不正确反而会引起腿部不适,下面教大家如何进行跪坐术。

  ①在开始前,脚踝较硬,或是脚趾容易抽筋的朋友,可以先活动活动脚关节。

  ②先在地上垫个稍微软一点的垫子,然后双膝并拢跪坐于地,脚跟并拢。脚跟没办法很好并拢的朋友可以把脚跟往两边分开。

  ③接着再慢慢地坐在脚后跟上,找到自己比较舒服的状态,但不要直接将全身重量压在脚后跟上。

  ④最后慢慢让脊柱向上伸展,手自然地放在大腿上。

  需要强调的是,跪坐术也有一定禁忌,以下几点要记住:

  腰腿有严重骨质疏松、骨折、疮疡、半月板损伤等疾病的人群不宜跪坐。

  跪坐时间不宜过长,以20分钟内为宜。如在跪坐过程中出汗频繁,则需停止跪坐。

  跪坐时要避风寒,注意膝盖和颈肩保暖,跪坐结束后可以适量喝一些温热的水。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