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秋季养生,收好几款中药泡脚方
2023.11.01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进入秋天,不少人开启了睡前泡脚模式,希望能改善手脚冰冷,促进睡眠质量。中药泡脚是临床上常用的中医外治方法之一,通过热力作用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和经络,使药液的有效成分通过渗透作用被充分吸收,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中药泡脚的好处

  《黄帝内经》记载:“阳气起于足五趾之表,阴气起于足五趾之里。”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其与气血、阴阳、精气都紧密相连。从养生角度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因此最容易血液循环不好。对于经常感觉手脚冰凉的人,泡脚是一个很好的改善方法。

  很多人都做过足疗,按摩师点脚部穴位时,会感觉疼痛、酸胀,这种情况基本上可以说明相应的反射区脏腑有问题。人的脚上有6条主要的经络,包括三条阳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的终止点,和三条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点。因此,泡脚相当于刺激了这6条经络。

  此外,泡脚还有解表散寒的功效。因此,如果患风寒感冒,有时不用吃药,泡泡脚、出出汗,也能将体内的寒邪驱散。

  常用中药浴足方

  安神助眠方

  组方:首乌藤、郁金、合欢皮、香附、石菖蒲、酸枣仁各50g。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安神,适用于焦虑失眠健忘人群。

  预防感冒方

  组方:艾叶30g、生姜30g、葱白20g、紫苏30g、防风20g。

  功效:温经散寒,祛风解表,适用于阳虚容易感冒人群。

  清泻肝火方

  组方:龙胆草20g、桑叶20g、菊花20g、夏枯草30g、黄柏20g。

  功效:清热祛湿,泻火解毒,适用于口苦、目涩、带下黄等肝经湿热人群。

  缓解足痛方

  组方:透骨草30g、乳香10g、没药10g、鸡血藤30g、丹参20g。

  功效:舒筋通络,活血止痛,适用于血瘀型足跟痛。

  温阳散寒方

  组方:艾叶40g、小茴香20g、生姜40g、吴茱萸30g。

  功效:温阳散寒,适用于阳虚怕冷人群。

  具体方法:将中药加水(或装入熬药袋)先浸泡20~30分钟后煮沸,待药液温度为37℃~42℃时泡脚,每次20~30分钟为宜,身体微微出汗即可,药水量要没过踝关节,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中药泡脚的注意事项

  泡脚水温一般为37℃~42℃之间为宜,时间以20~30分钟左右为宜,身体微微出汗即可。药液要没过脚踝,以达到踝关节上三寸(四横指高)的地方最好。

  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如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不宜泡脚。

  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因为这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

  糖尿病患者要留意水温高低,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有时候也感觉不到,容易被烫伤。

  女性妊娠期、月经期、异常阴道出血期间不宜泡脚。

  脚部有严重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的患者不宜泡脚,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

  饥饿、饱腹或疲劳时不宜泡脚,以免影响胃部血液供给,出现头晕等症状。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