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的“五行”理论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五新”要求,我们要坚定传承中医药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我们更要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医医院,2022年入选上海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名单,医院发展迎来新机遇。《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五新”要求:构建新体系、引领新趋势、提升新效能、激活新动力、建设新文化。我们要将“中医五行学说”深度融入个人成长和学科建设中,结合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五新”要求,修好“五行”之道,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在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中增强文化自信,赓续蓬勃干事之力,从而推动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行稳致远。
金曰从革。金,至刚,可克难。对应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体系——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新体系,强调高地凸显、协同配合、特色品牌、快速响应。我们要积极推动公立中医医院传承创新发展,将医院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示范型中医药诊疗和研究平台。曙光医院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强化落实改革任务,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百姓。党员同志还需如金般常固刚劲,经得起考验,耐得住磨炼,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技能,加强中医药学科布局和建设,拓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紧密医联体服务半径,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有序扩容。
木曰曲直。木,至韧,可不屈。对应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打造科创引领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新趋势,主要体现在学科、技术、服务三个方面。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树干”。加强学科建设可以促进医疗机构提升诊疗技术水平、改善医疗服务能力、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行业影响力,是引领医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综合实力提升的关键举措。坚持精中通西、中西合璧,不断提升个人和学科的医教研综合实力,厚植中医药人才之树。
水曰润下。水,至正,可笃实。对应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效能——激发数智融合的公立医院现代化管理新效能。高质量的管理,一定是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的高效管理。要不断优化绩效管理体系和完善绩效管理流程,以患者为中心、质量为核心、效益为根本,树立“目标—效益”统一的观念,如水般常怀公心,洞察是非对错,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与服务效率、控制不合理费用,提升医院综合实力;从而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职工满意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升患者就医感受。
火曰炎上。火,至热,可昂扬。对应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激活“三医联动”系统集成的外部治理新动力。“三医联动综合改革”即医疗、医保、医药的联动改革。身挑改革发展的重担,身肩攻坚克难的重任,党员同志还需如火般常持激情,始终在“火线”保持昂扬奋斗之姿,立足岗位,争先创优。在当前医院经济运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在DRG医保支付改革的逐步推行下,党员同志带头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在强化内部管理、开源节流、提质增效等方面,从细微处入手,厉行节约,增加服务内容,真正盘活“资源”,充分发挥“人、空间、设备”等核心资源的效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真正把高质量发展新效能落到实处。
土爰稼穑。土,至仁,可兼爱。对应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文化——建设健康和谐的公立医院发展新文化。医院文化建设是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党员同志需如土般常存仁善,万事以民为先、以国为重。尤其行政的党员同志,做好“金牌店小二”,全心全意为员工和患者服务。医院通过选树榜样励人心、文化活动聚人心、思想工作暖人心,不断提升职工整体素养和文化品质,营造医院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的文化沃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化继续释放强大能量,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要学深悟透中医药文化,通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精心打造一流学科群,促进医院能级提升,进而以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全面深刻领会、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医院和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思想工作暖人心,不断提升职工整体素养和文化品质;同时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从医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形象文化、廉洁文化等方面打造具中医特色的医院文化精品,营造医院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的文化沃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化继续释放强大能量,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要学深悟透中医药文化,通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精心打造一流学科群,促进医院能级提升,进而以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全面深刻领会、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医院和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