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王自立:形神兼养 食饮有节
2023.09.20来源:共产党员网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何提高生活质量逐渐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国医大师、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王自立认为,进补不是第一养生要素,注意饮食起居规律及情志的调畅,方能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

  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王自立指出,中医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有着统一的本原和属性,遵循着共同的物质运动规律,人与自然密不可分。具体来讲,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依赖自然、感应自然、顺应自然三个方面。因此,顺应自然节气是养生一大重点。

  生活中应如何顺应季节而养生?以冬季养护阳气为例,冬季天寒地冻,阳气闭藏,人应该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天未破晓时,寒气尚重,阳气需要闭藏,日出之后,阳气上升,才可以随之而动。第二,去寒就温。冬三月,水冰地坼,阳气闭藏,人亦应远离寒冷,顾护阳气,不可饮冷少衣,不可深居寒室,否则易使阳气受损,折寿而不彰。第三,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冬季万物蛰伏,阳气内敛得以蓄养,如若妄动使腠理开泄,汗出过多,阳气必损。

  人在适应自然的同时,也可以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由“法则天地”“逆从阴阳”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最终达到“寿敝天地,无有终时”(《黄帝内经》)。

  形与神俱,形神兼养形,指形体;神,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总称,狭义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王自立指出,养生不但要养其形,更要养其神。因为“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而国乱于下也”(《医心方》)。

  关于如何养神,王自立指出,第一,养神贵静。静是指内心的宁静,内心宁静,无为而不争。王自立常引用《赤壁赋》中“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句,在诊病时也常告诫一些肝气郁滞而易怒的患者,不要生气,尽量把事情想通,不要影响自己的情绪,以避免病由之而生。第二,以形养神。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能产生精神活动。所以,形体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形体健康,气血充足,才能使神得养。

  总之,养生要做到形神兼备,形与神俱。通过养形使气血充足,神有所养,才能保证人体脏腑组织的正常功能活动。

  食饮有节,顾护脾胃王自立认为,日常饮食是最好的补品。药物是用来治病的,如果人体不需要,再名贵的药物也有害无益。

  对于日常饮食,王自立认为不要偏食,喜欢的食品可以多食用一些,不喜欢的食品可以少食用一些,但不能不食用。在饮食调养时,一定要注意食品的搭配调节,偏食一类食品日久也会引发疾病。因此,对于年老体弱或大病初愈确实需要补养者,王自立认为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予以适当调补,但不能过,过则为害,要慎补。

  王自立指出,与其盲目进补,不如做到食饮有节,一是进餐要有节制,二是进餐时间要有规律。

  总而言之,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摄。此外,王自立虽擅长温补,但其养生观又提倡慎补,两者兼顾,相得益彰,则可延年益寿。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