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南征的中医时间数字养生法
2023.09.19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发重视,中医养生实则体现的是中医“治未病”的思想。《黄帝内经》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强调了自我保健作用,重视“精、气、神”是养生基本原则,也是养生理论基础。第四届国医大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南征尊崇经典,强调养生必求于本,掌握规律,才能做到摄生养慎,防微杜渐,未病先防,下面一起来看看他的中医时间数字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依据中医“天人相应”整体观,时辰与人的五脏六腑及其经络密切相关,每个时辰都有一条经络、一个脏腑当值。因此,针对每一个不同的时辰来保养其所对应的脏腑,就可以收到强健身体、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子时(23点~1点)胆经最旺盛,此时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辰,阳气开始生发,适合静卧熟睡。

  丑时(1~3点)肝经旺盛,此时睡好就能养好肝血。

  寅时(3~5点)肺经旺盛,此时睡好有助于肺气调节和输布血液,运行百脉。

  卯时(5~7点)大肠经旺盛,醒来宜排便,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辰时(7~9点)胃经旺盛,吃一顿营养的早饭尤为重要。

  巳时(9~11点)脾经旺盛,午饭需吃好。

  午时(11~13点)心经旺盛,适合午后小憩,休养心神。

  未时(13~15点),小肠经旺盛,此时是消化午餐的最佳时机。

  申时(15~17点)膀胱经旺盛,适合多喝水、多排尿,促进新陈代谢。

  酉时(17~19点),肾经旺盛,适合安静、收敛,促进肾贮藏精华。

  戌时(19~21点)心包经旺盛,宜舒畅心情,饭后休息半小时。

  亥时(21~23点),三焦经旺盛,宜休养生息,早入梦乡。

  下附南征教授的《一日养生歌》,以飨读者:

  一次大便成习惯,二次睡眠保神安,

  三顿饭菜好饱少,四次小便防憋忍。

  五点半时吃晚餐,六种蔬菜杂粮鲜,

  七点新闻必须看,八次饮水一千三。

  九酒限量要禁烟,十点睡觉不过晚,

  一日养生十字歌,人人遵循保康健。

  一周七日养生法古代中国曾采用七曜来计日的历法,以七日一周,周而复始。具体对应和养生建议如下:

  周一(月),宜养阴,主静,尤其适宜女性休养生息,注意经期卫生,适合阅读、散步等多静少动的活动,同时注意情绪变化,保持心态平和。饮食宜酸、苦、咸。食补、药补均遵守“月圆可泻,月缺可补”的原则。

  周二(火),主心,主火,饮食宜减苦增辛。应注意三餐得当,“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适宜吃红色的食物,如西红柿、红枣、红辣椒等,注意情绪上不能过喜,应抑制大笑。

  周三(水),主肾,主水,饮食宜增苦减咸,需要多饮水,多晒太阳,防寒保暖,进行做操、打太极等舒展筋骨的锻炼。情绪上应避免恐惧,不适宜看恐怖片、夜晚探险等活动。

  周四(木),主肝胆,宜护筋、目,饮食宜增甘减酸。适合穿衬衫等有领、防风的衣服,不应大声呼喊,需要控制脾气,忌大怒生气。

  周五(金),主肺,主大肠,宜护鼻、皮肤,饮食宜增酸减辛。应吃梨、百合等润肺食物,出门戴口罩、帽子等。情绪上不宜悲伤哭泣。

  周六(土),主脾胃,宜护口、肌肉,饮食宜增咸减甘,少吃荤腥油腻食物。适合放松身心,减少思考,不适宜唱歌。

  周日(日),与太阳有关。“阳气者,若天与日”,阳气受损,诸病从生。需充分利用阳光,调和阳气,尤其适宜男子养生保健,应早起,进行晨跑等户外锻炼。同时进行晒衣被、太阳浴等活动,使机体行气血、舒筋骨、御邪气、护健康。

  十二月份养生法在《黄帝内经》养生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南征教授对于月份养生提出了以下具体内容:

  一月温肾养生原则:养肾防寒。适合散步、慢跑,锻炼时注意保暖。多食羊肉、鸡肉、甲鱼、核桃仁、大枣、龙眼肉、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能起到补脾胃、温肾阳与补肺作用的食物,忌寒凉之物。

  二月春捂养生原则:养阳春捂。起居上应做到“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多食辛温发散的豆豉、葱、香菜、韭菜等,忌辛辣之物。同时春季应少吃酸味食物,如西红柿、柠檬、橘子等,因为酸味收敛,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三月养肝养生原则:春宜养肝。适合晚睡早起,散步缓行,精神愉快。宜多食甘味之品,少食酸味食物。

  四月养阳气养生原则:养阳气,补脾胃。四月正处于春末夏初之际,阳气尚未旺盛,因此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可采用慢跑或快走等方式,也可出门踏青、打太极拳等,逐渐提升运动强度。

  五月保心养生原则:关注心脏。同时还应注重精神调养,避免暴喜暴怒伤及心阳。宜食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水芹、黑木耳、藕等。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生葱蒜、辣椒等。

  六月防疫养生原则:强体质。需要预防腮腺炎、水痘等传染病。起居上建议晚睡早起。饮食上宜清补,多吃蔬菜、豆类、水果等。

  七月护阳养生原则:保护阳气。保证充足的睡眠,室内通风,饮食注意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切勿因天气炎热而贪凉饮冷,导致损伤阳气。饮食以清淡为主,蔬菜多食绿叶菜及苦瓜、黄瓜等,水果以西瓜等应季水果为首选。

  八月防暑养生原则:防暑降温。八月烈日炎炎,易损津液,要多饮水,老年人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宜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忌悲忧伤感,以适应秋天的容平之气。起居上,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九月防燥养生原则:防秋燥。饮食上可食西洋参、沙参、百合、杏仁、川贝、冬瓜、黄瓜、萝卜、梨等。少食鱼虾及辛辣之物。

  十月养阴养生原则:秋冬养阴。饮食宜适食芝麻、糯米、粳米、蜂蜜、大枣、山药等补益气血、滋阴润燥之品。少吃葱、姜、蒜等辛辣之品。

  十一月蓄锐养生原则:养精蓄锐。起居上,宜早卧晚起,保持充足睡眠,做好背部保暖。饮食方面,可多吃牛肉、羊肉、乌鸡、豆浆、牛奶等。少食寒性之品等。

  十二月藏精养生原则:“因人、因时、因地”进补。多吃蔬菜,切忌过补、急补,宜平补。不要过食油腻之品,防内热而发他疾。少食生冷食物。

  以上养生方法需根据个人情况差异来选择。总之,唯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劳逸结合、动静相参,从细节做起,才能掌握这“生生之道”,“度百岁乃去”。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