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膏方:历久弥新的滋补佳品
2023.09.18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膏剂以剂型为名,属于中医大家庭中的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主要有膏方、硬膏和软膏等。其中,硬膏和软膏是外用制剂,古代称为“薄贴”。膏方是内服制剂又称膏滋药,有滋补强身、抗衰延年、治病祛邪的作用。

  膏方是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糖或蜂蜜或阿胶等辅料收膏,制成比较稠厚的膏状物。其外形凝而不固,口感滑腴。一料好膏方当“色黑如漆”“光亮如镜”。膏方可因人施治,具有个体化治疗的特点,在改善口感的同时又能照顾全面。因其有效成分含量高,作用持久且稳定,体积小,易于携带,易于服用和口感好而广受群众欢迎,成为目前较为常见的补益佳品。

  那么,膏方的历史、作用和禁忌有哪些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李敬孝指出,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滋补良药,膏方有着极强的养生保健功效,但我们也要对膏方一分为二,有正确的认识和认知,才能合理进补,少走弯路。

  历久弥新传承千载

  李敬孝介绍,膏方在《黄帝内经》《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等著作中均有提及,由大乌头煎、猪膏发煎等为雏形,复经晋、唐、宋以内服为主剂而发展至今,已逐步进入成熟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膏方得到了新发展。首先体现在膏方数量大增。一些历史悠久的中药店,如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上海雷允上、童涵春堂、蔡同德堂等均有自制膏滋药,如首乌延寿膏、八仙长寿膏、葆春膏、参鹿补膏等,制作方法皆有其独特之处,临床应用广泛,在国内外都享有一定声誉。还有许多擅用膏方的著名医家,他们均有配制和使用膏滋防治疾病的经验体会。如秦伯未,在运用膏方上卓有成效,蒲辅周在调理慢性病时,喜用膏丸缓图,临床治验甚多。近代名家丁甘仁、颜德馨等亦擅长以膏论治,颇具特色和影响。1984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率先开设膏方门诊,开始膏方个性化定制。如今,膏方的发展如火如荼,方兴未艾。近几年,江浙沪、广东等省市的膏方养生热潮持续升温。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多地也陆续开始定制膏方,呈现“北进西移”的总趋势。

  补虚疗疾首重三辨

  著名的现代中医学家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曾明确指出“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诠释了膏方之本。李敬孝解释,膏方作用包含“救偏却病”的双重作用。“救偏”,救阴阳、气血、营卫之偏,即补虚;“却病”,祛除病邪,即疗疾。因病致虚、因虚致病,可用膏方;慢性、顽固性、消耗性疾患,亦可用膏方调养。所以不同于其他补药、补方,膏方有着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特点,集进补、调理、治疗、康复于一体,既能“补虚”,又能“疗疾”,是整体调理、个性化治疗的最佳方法。

  在开具膏方的过程中,李敬孝强调三辨诊法,即辨病、辨证和辨体质。

  辨病:识别疾病是对疾病发生和发展整个过程的纵向了解,有助于识别整个疾病过程中潜在的病理变化,有利于对患者身体情况做总体恰当把握,有助于后续的遣方用药。临床上,膏方适宜调治慢性病,五脏疾患均有涉及,如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肠胃炎、慢性肾炎、骨性关节炎、贫血、男女不孕不育及术后产后的恢复等,调备此类膏方宜遵循治养结合的原则。

  辨证:辨识证型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传统中医的思维模式,收集临床资料,通过四诊合参,进行归纳整理得出的综合性评价,是对疾病全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横向认识。临床上,同种疾病的不同证型,膏方选药亦有不同。如同为妇科月经病,症见月经后期、血量少。若证属精血不足,宜滋补脏腑、调理血行,膏方可以枸杞子、熟地黄、桑椹子、酒黄精等中药为主,并配伍川芎、香附等行气活血药。若证属阳虚寒凝血瘀,宜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行血,膏方可以菟丝子、桂枝、盐仙茅、盐巴戟天、淫羊藿等中药为主,并配伍桃仁、红花等活血祛瘀药。而对于月经病兼有感冒发热等症时,无论何种证型均不宜服用膏方。

  辨体质:中医体质辨识,即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的手段,从而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膏方配制用药亦需遵循此法则,通过个体化给药处方,按照一人一方、一人一锅给予单独加工制备,既满足了中医临床用药辨证施治的需要,又符合有效和安全使用药物的基础,是膏方处方的重要参照体系。如体质辨识为中老年的气血不足患者,经常服用膏方不仅能补益气血,还可延缓衰老、益寿增年。

  膏方虽好莫忘禁忌

  “膏方虽好,但绝非人人皆宜,更不是怎么服食皆可,其中有很多禁忌。”李敬孝强调,在使用膏方时,首先要注意安全,保证疗效,必须重视禁忌问题。用药禁忌,除了药物配伍中的“十八反”“十九畏”等外,还有补膏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和服药期间禁忌等三方面。

  补膏用药禁忌

  因老年病患者虚证为多,故补膏较为常用,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防止“闭门留寇”:在外邪未尽的情况下,不要过早应用补膏,以免留邪为患。必要时可在祛邪药中加入补益之品,以达到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目的。与此同时,补益莫与气血为难,应避免一味呆补,而不注意气血流通的倾向。

  防止“虚不受补”:对于一般慢性虚证病人,只能缓缓调养,不宜骤补。可于补益膏方中,酌加助运之品,以免滋腻呆胃之弊。

  防止“损阳耗津”:阳虚有寒忌清补,以免助阴损阳;阴津亏损忌温补,以免助火伤阴。

  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期间,因某些药物具有滑胎、堕胎的流弊,往往可以造成流产的后果,因而在临证时要留心药物的选用,注意妊娠禁忌。

  服药期间禁忌

  首先是忌口。为了达到治疗目的,服药期间要求病人忌食某些食物。如服人参膏时忌服萝卜;服首乌膏时忌猪、羊血及铁剂;服滋补性膏方时,不宜饮茶。一般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

  二是合理服用。“一药一性,百病百方”。各种膏方,功用各有千秋,但无论是哪种膏方,只可医治一定的病症,而不能通治百病。这就提示,补膏绝不能乱用,用错了,有害无益。对于一些阴阳俱虚、气血不足、数病同发的状况,诊治时必须仔细观察分析,谨慎选方,合理用药,以获佳效,切忌盲目开方投药,乱补错补。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