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管理 > 前沿理论 > 行政管理
管理者进行团队激励的常见五大误区!
2023.07.04来源:华夏医界网

  激励无小事,有的企业在激励员工时,不知道如何激励,认知的欠缺导致激励的效果大打折扣。

  管理者在埋怨“马儿不愿意跑”时,也需要看看“马儿有没有力气跑”。

  以下是激励员工的五大现状,管理者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否已经进入了激励员工的误区。

  01、无长期

  只与眼下业绩挂钩,只解决眼前问题

  很多企业激励员工基本上都与眼前的业绩成果挂钩,只是短期的激励。

  这样的激励制度会让员工只愿意去解决眼前的问题,不去看长远的发展,导致员工工作如同“挤牙膏”,激励一段时间就努力一段时间,没有激励就会“打回原形”。

  这会让员工养成必须用激励手段催促工作的习惯,这不利于员工的成长,管理者也不放心将项目交给员工,最终会提升管理成本。

  由此可见,短期的激励机制虽然在前期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在后期可能会发生反作用,为员工带来负面影响。

  02、太单一

  激励形式单一,只有物质或精神层面

  激励形式太单一也是当今企业在激励员工时存在的问题之一,问题主要存在于两个层面:

  一是激励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层次的激励;二是没有精神与物质的双向激励,要么只给予精神激励,要么只给予员工物质激励。

  有的管理者在激励员工时会先口头表扬员工,然后告诉员工:“等过一段时间后,我给你奖励。”

  随后不了了之。这就是激励只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的行动来支撑。

  有的管理者只注重物质奖励,让员工认为自己与公司只是单纯的金钱交易关系,这不利于培养员工的归属感。

  有的管理者只注重精神激励,这会让员工认为管理者是在“画饼”,不愿意去奋斗。

  这些都是企业在落实员工激励的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03、不及时

  激励实施不及时,造成激励空档

  激励实施不及时,会造成激励空挡和激励不当,让激励效果大打折扣,这也是许多企业的现状。

  一个管理优秀的企业,团队在取得成果后,管理者会立即激励员工,让他们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下一个项目之中。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阿里人、华为人都是充满激情,积极拼搏的人,这与他们的激励密不可分。

  可如今,有些企业将激励延后,集中在年末一起发放,这会让员工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却不能获得相应的奖励,从而降低员工的积极性与热情,这不仅不利于员工开展后续的工作,还会将激励的效用降低。

  04、只看钱

  企业认为员工只看钱

  有的管理者认为用金钱激励员工是最有效的方法,始终坚持“要想马儿跑,就给马儿吃草”的观念。

  这种做法是管理者对激励的理解不够全面的表现,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长此以往,对企业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如果管理者认为钱能搞定一切,员工只认定金钱,在激励的过程中企业就会不自觉地将这种观念传递下去,让员工真的只看向金钱。

  当其他企业的激励条件更为丰厚时,有能力的员工就会纷纷跳槽;当你没有能力给予员工金钱激励时,员工可能会毫不留情地离开。

  用金钱维系的关系,十分脆弱,“大难临头各自飞”也是常态。

  你可能会发现,有些员工可能会因为管理者随时随地抽烟,就把老板给“炒”了,或者因为不喜欢企业的文化而直接走人,这样的现象都在表明“向金钱看齐”的时代已经过去,“只看钱”已经不再适用于激励。

  05、不匹配

  与员工需求相差太远,形成鸡肋

  有的员工追求金钱,想拥有更高品质的生活;有的员工追求价值,想干一番大事业;有的员工追求梦想,想使自己的人生圆满……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需求。

  但有的管理者一概而论,这就导致激励措施与员工的真实需求相差甚远,从而无法达到激励的效果。

  一个牙科管理者曾经说了这样一个问题:公司将春游作为一种员工激励方式(春游的所有花销都由公司买单),管理者认为这样的激励方式应该会让员工开心,结果发现大部分员工并不这么认为。

  有的员工在春游过程中抱怨:“想去哪儿玩自己都能去,何必占用一天宝贵的休息日?”

  这样的情况让管理者很困惑:为什么公司给予的福利总被员工看成鸡肋?公司以为很好的激励方式却被员工认为是在占用休息时间,没起到激励作用,反而引起抱怨。

  这一情况在众多企业中屡见不鲜,很多管理者在如何激励员工这件事上找不到入手点,本意是激励员工,最终却是出力、出钱,不讨好。

  造成这种现象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管理者的激励方式与员工的需求不匹配。让激励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便是管理者没有去观察员工的状态,倾听员工的声音,找出员工真正的需求。

  除此之外,随着员工的成长,他们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这导致不同年龄阶段的员工的需求不同。如果管理者不能明确员工的需求,就很可能导致激励措施与员工的需求不匹配。

  想要人才留在公司,并能不断创造价值,耍花招是没有用的,唯一的途径就是改善公司的激励措施,形成完善的激励体系。

  中齿倡导管理必须完成体系化,才能让管理更容易。中齿的激励课程体系,核心思想也是管理者通过满足员工的各种需求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去思考员工真正的需求,将激励做到员工心坎上,从而激发员工内心的力量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